漫步.jpg
生活中,总是充满了无限的变数,把一件事解决了,紧接着又来了另一件事。
在这样一个繁杂的大社会里,这本无可厚非,我们要把这些当作生活里的调味剂,只有遇到了,体验了,解决了,完成了,也许才算是真正的人生。
世外桃源般的生活,固然令人神往,但却不是我们期盼的。这只能叫逃避。
我们期盼的往往恰是跟亲人们生活在一起,跟这个社会在一起,哪怕辛苦一些,烦恼多一些,痛苦多一些, 我们一定能从中寻得到令人欣慰和满足的地方。
就拿乘公交车来说吧。
我的观察一。
公交车上来一个奶奶带着一个三、四岁的小朋友。
小朋友坐下来就喊他两旁的乘客“阿姨好,叔叔好”,“叔叔和阿姨”都没有理他。
小孩有点失望,隔着两个人的我,被天真、热情的小孩感染,笑着对他打招呼说:“我也好”。
小孩于是对着我说“叔叔好”。
我这个曾经被一个孩子喊过爷爷的人,接应说 “小朋友好”。
小朋友高兴地笑了。
他那边的“叔叔,阿姨”看起来年纪都不大,可能感觉不应该当叔叔阿姨,或许当哥哥、姐姐更恰当。
他们是幼师的学生。
乘公交车之观察二
我们这儿乘坐公交车还是没有排队或者说按序上车的习惯,但在公交车里给别人让座还是做得比较好,让我们感到欣慰。
在让位的人当中,以三四十岁的人居多。
十几岁的孩子让位的不多,特别是女孩子,包括小学生、初中生、中专生等。
南京人上车排队的习惯比较好。这在公交车站旁就能看到。
不知道车里让座的情况如何。
我在南京大都是乘地铁,地铁里让位的情况不多。
大家工作劳累一天了,也想坐着歇息一下,也难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