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很想拉起那个人身处深渊之中的人,可倘若她不伸出她的任何一只手,那任凭你如何拼尽全力帮助她都是徒劳无功的。
再者,极有可能的是,所谓的“深渊”只不过是你的理解和以为,对方并不以为然;又或者,你费尽心思想要让她脱离的那个深渊,并非是她自己认为的那个自己深陷的“深渊”。
你忍不住去想,所有对孩子的提醒、叮嘱和建议,是否只不过是为了让自己安心而已?因为,一方面你之所以要去叮嘱和建议,是因为你不放心你不在时她的行为,而另一方面,其实你心里很清楚,孩子不会那样去做……尤其是身处青春期的孩子。
一切本来就是你的错,你的行为和你的执念……你现在终于明白,企图通过打造完美的他人来证明自己的完美以及试图通过他人生命的完整来证明自己存在的意义,本就是一种不仅自以为是、愚不可及且痴心妄想的行为。
你也感受到了,对吧?今天的你较之昨天、前天甚或更早一些时间都要坦然了一些……你在想,大概所有对他人或自己的“接纳”和“允许”,都始于心无怨尤的承认你自己的无能为力。
是啊,你一直在说“我真的无能为力”,可你却忘了说“我接受和允许你的无能为力。”……无能为力,不是不得已而为之的放手与放弃,而是不再集中于此,你才能更好的关注“如何接纳与允许”上,最后,这还是一种基于“你有自信”去信任的能力,信任自己,也信任他人。当然,当然,你并不否认因为自己的无能与懦弱而导致的任何结果,因为除此之外,你确实毫无办法且束手无策。
别忘了,孩子还只是个孩子;别忘了,你也曾是那样的孩子;也别忘了,你也依然只是个孩子;更别忘了,你总是忘了这些事实……然而,更重要的是别忘了,不断地自我接纳、自我调整、自我修正和自我治愈,是唯一能让自己向上爬的方式与力量。
当你在充斥着噪音的环境之中来来回回地行走时,你猛然发现,曾几何时那样憎恨与厌恶喧哗和吵闹的你已经知道似乎也已做到了“在喧闹中感受那份宁静的”,所以,你怕什么呢?所以,你虽然自我能量不足,但这并不代表你不具备它。那就借着这种转变“屡败屡战”吧!
去吧,去那喧嚣中感受宁静;去吧,去那困惑中寻找清醒;去吧,去那苦痛中不断成长;去吧,去那放手中学会相信;去吧,去那黑暗中发现光明。
去吧,去那恐惧中拯救自己;去吧,去那转变中体悟自己;去吧,去每个欲哭无泪的时候警醒自己;去吧,去每个无能为力的时刻拥抱自己;去吧,去每个心灰意冷的瞬间关怀自己。
祝福你,祝福你在绝望与恐惧再次来临时不去怀疑自己的决心、否定自己的相信、怪罪自己的无力以及咒骂自己的虚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