〇、写在前面
这是一篇姗姗来迟的答疑会有感。在忙碌的上周之后,有好多小伙伴已经跟着老大的节奏完成了年目标的制定。还有一些小伙伴和我一样,拉下了一段。有一些小伙伴已经开始焦虑,并且在行动上出现了一些波动。想送给你们一句话:慢慢来,持续做。找到你自己的节奏,按照你的节奏来做,就不会那么焦虑了。今天才来写内容是因为我今天又把录音听了一遍,颇有感受。
一、定位的作用?
上一次的答疑会大家的问题主要集中在:分类和前面的一些理论的理解上。这一次的答疑会则主要集中在了定位后面的内容上了。
其实在这一部分自己也是有很大困惑的。比如说通看年目标的制定过程,为什么前面要做定位,还有SWOT分析,为什么对自己的特质、优势的分析是比SWOT分析更高级的方法。这一部分还不太明白。
永澄说定位是一个筛选和聚焦的过程。比如说你想要的太多,但是资源有限的时候如何去选择?在选中了最重要的内容之外,其他的内容如何再进行筛选呢?这些定位其实就可以派上用场了。
总的来说,目前定位自己也仅仅理解到这个层次,不过没有关系,这是一个三年的课程,相比第一次自己已经精进了很多,这一次不求把所有的问题搞懂,带着问题前行。
二、价值观部分
永澄提到了几个概念:名义价值观和真实价值观。还有一个注意事项:不要被价值观绑定。
到底什么是价值观,我看到的就是我的价值观么,我的价值观会在什么时候能有作用呢?价值观在资源冲突时候做选择的一个标准,我自己能够准确的应用么?这些都是我从私导班以来就一直存在的困惑。自己还给老大电话沟通过,不过现在还没有理解。自己发现了自己的问题,在这个领域的探索自己几乎是一个小白。所以,找到了明年目标管理和自我认识里重要的内容了。
三、精力的问题
精力问题是我的另一个盲区,自己一直关注在知识、行动、目标三块,并没有精力管理的概念。但是现在多少明白一些时间投入产出比的问题了。有一些事情是要耗费大量的精力的,结果可能导致自己的精力耗尽,没有精力做别的事情。
另外一方面,站到一定的高度上来看,精力还能代表自己对一些事情的重视程度。这里的精力情况和时间虽然是有关系,但并不是说时间越多,花费的精力就越多的。比如说睡觉,可能就不需要耗费太多的精力,但是实际上自己在这件事情上耗费了大量的时间,而且也是不得不要做的事情。而在月度上,自己的精力如何在不同的领域进行分配。这也是一个自己需要不断实践的话题。
四、计算资源
时间
这一部分内容,主要是针对时间资源的一个预估。一般都是根据经验来做的预计。自己有长期的记录过时间开销,所以对这一块还是有一些感觉。也能做出一个大概。
不过,永澄把这一部分的内容更进一步了,这是自己没有想到的地方。
运营类事件vs突破类事件
对于运营类的事件,比如说叠被子、每天吃饭、睡觉等一直都可以做的事情,这个时间用去年的内容来估计是相对比较准确的。
而突破类的事件,在这里应该是不需要进行估算的,在后面的匹配环节才会需要用到。
可控时间
自己可以掌控的时间,其实这里的掌控主要是指的自己可以自由支配的时间。自己想看韩剧就可以看韩剧,想运动就可以运动,想成长就可以成长的时间。这样的时间才是可控时间。
金钱
金钱:总量-固定支出
建议把个人成长部分的费用单独列出来,不要因为小钱让自己失去成长的机会。
由于一直有记账的习惯,这件事情对我来说也不应该是很困难。
人脉
人脉:资源(导师、团队、经理人)、支持(伙伴、拥护、支持)、生产力、负价值(干扰者、怀疑论者、悲观论者、乘客)。
梳理高价值人脉就可以了。这是一个自己没有想到过的点。什么样的人才能算做人脉。或者说人脉应该如何来定义呢?有一个空白的领域,需要自己进行摸索和补充。
才干
才干:素养,与生俱来的,一种能力。其实这也属于自我认知的一部分,和前面的价值观一样,属于自己的盲区,在这部分,我仅仅处于趋C的阶段初期,还需要不断的学习和了解。
五、学习的快与慢
学一个,从头到尾的学,学扎实了,先用会了再学另一个
慢就是快!做好一类事项的第一个,学习的突破方法自己要继续实践。这是我目前最深刻的感受,永澄之前就举例说过自己的情况。无论是模型的学习,工具软件的学习等等。自己理论上是非常认同这样的想法的,但是行为上却并没有做到,一方面自己的能力还不够支撑自己高效的学习方法;另一方面自己有一些“急功近利”。一味的强调效能,忽略了前期的学习成本。自己也还没有找到一个行之有效的学习模式,让自己能够快速的学习,这也是我今年很重要的一个目标:要在2016年至少突破一个自己学习上的瓶颈。
六、SWOT分析
之前自己并没有怎么使用过这些模型,这一次听了一次答疑倒是对SWOT分析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且在一定程度上了解了这一个模型。
SWOT分析还是一个工具。不同的人从四个角度看到的也是不一样的。所以说,要想做好SWOT,还是看自己的眼光和层次。至于如何能做好SWOT,有以下的一些方法参考:摸摸标杆、找其他与自己相似的元素,参考领导或者领导的领导去看待问题。如果在小企业的话,就找更一个同行业但是更有层次的,找大牛,从他们的角度趋分析和理解,并且对比自己的现状进行分析。身边80%的人是不上进的。这是永澄给的一个数据,真恐怖,也真幸福,自己不属于那样的大多数人。
最后
SWOT分析要用结构思考力的方式按照逻辑一个一个去做,能分析的更深入一些。如果还有不懂的,可以问大神:光墓或者类似的颇有造诣的小伙伴。
七、工作方面的分类
老大说的工作方面的分类:业务、框架、技能、
老大,你之间的分类中对于工作一级中,业务,技能,框架有何区别? 业务技能我能理解,但框架我想了三天没能明白,它是处理问题的流程呢,还是什么呢?
框架:层次提两级往下看的事,只存在2013年。这是老大给的回答,好吧,我现在对于工作部分目前还仅仅停留在做好了分类,做好每一个分类的事情的阶段。需要继续实践,也把这个作为一个问题记录下来吧!
八、关于价值
正向的价值:涉及到创造,产生新的东西,独立承担工作:只能是零价值的状态。从这个角度来看,自己也仅仅是达到了零价值的状态。至于再向后如何体现自己的价值,这也是2016年的目的之一。
九、水平的问题
就好像在年目标的课程里讨论的这些关于定位啊,战略的内容,在日常的生活和工作里也都存在着一个水平高中低的问题。水平高的人理解起来更容易,也更精准,但是有的人就不是这样的感觉,仿佛在听天书一样。
年目标的制定,有人是第一次,有人是第二次,每一次大家的感受差异都很大。另外,只要持续的参加也是能感受到自己的成长和变化的。这是最美好的事情。不过要变化之前,也得知道自己“在哪里”,要明确的知道现在的自己是什么样子的,自己能做到什么水平等等。问清楚了再接着向下做,效果要好很多。
先完成再完美,这一点很重要。降低标准,自己不要强求,自己做到什么样就努力做到好一点点。
十、这不仅仅是一次年目标的课程
我想提醒一下自己,这次年目标制定的整个过程可以作为后续目标学习的主要内容,各个环节已经非常的明确了,自己需要各个环节继续不断的探索。争取在2016年继续不断前行,并且搞明白目标管理系统到底是怎么回事儿。
答疑会后的感受
1、看到自己的盲区
这一次的答疑会看到了自己的很多盲区,这些内容都是在今年里逐渐暴露出来的自己的弱项或者没有认真思考过的内容。看到了盲区,就意味着有了提升的空间,自己需要在这些方面进一步的学习。
2、层次的提升感强烈
盲区之外,发现自己的思考方式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对于以前一直纠结的问题不再纠结。现在更多的在思考一些以前从来没有想过的问题,比如说:模型和模型要如何应用,如何有意识的训练提问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GROW模型是一个典型案例,在年初学习“我一定能”的时候,完全听不懂永澄在说啥进而产生了强烈的抵触感,觉得这个东西没有用等等。
现在开始虽然还没有透彻的理解这个模型,但是已经认识到模型的威力了,并且把模型的应用和理解放到了明年的年度期待里。还有SWOT模型的学习也很典型,自己从来没有认真的用过,这一次经过自己的实践、答疑会的答疑解惑,对模型的理解进一步加深,能够很快的达到基本应用的水平。相信自己后面的模型学习的道路走起来会更加顺畅。
3、什么是教育,这就是教育
这种感觉在今年的学习中不断的出现。
其实回到孔子的年代,教与学就是老师不断的实践、学生和老师不断的互动,从老师那里的“言传身教”来一点点的学习积累。先做人,后做事。
无论是永澄的课程、答疑、俱乐部小伙伴的抱团学习,还是吴永达老师的国学课程、跑酷训练,都让我更加深刻的体会到教育是怎么一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