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沧海一笑
在简书上我是个羞愧的年轻人,尽管年龄己不年轻。虽短短一月间,著文少,潜水多,感触颇深,现仅以个人管中窥豹之拙见,扯点写东西的闲篇。当然,不敢妄谈写作,偶写小文,以飨自己,如若不嫌,可以赏眼。对于超己能力的长篇巨著题材,更是仰敬之情多于动笔之心。可以交流,但必讲文明,勿喜可喷,但必讲道德。让我们努力做个有趣的人,干点有趣的事。
(1)
为什么要以“简书、简者为书”为题呢?(这可能有点违悖简书创立和管理者的初衷和理念,在此拱揖抱歉!)是因为在这极短的时间里,居然让我在简书遇到了不少“鸿篇巨著”的长篇连载题材作品,起初满怀兴致并有点崇敬的心情打开,毕竟码字不易,况且是长篇。读少许篇章后便索然而铩羽,心愤愤不妥,连连续续读了多篇多位的“鼎杠之作”,便毁了兴致,没了初心。都说不忘初心,我的初心却被打的早已逃之夭夭,没了踪影。总的感觉,作者缺少驾驭此类题材在宏观上的掌控能力,同时在微观上也还有很多欠缺和不足的地方。原本是个很好的故事,完全可以用简练的语言,紧凑的构架写成一个耐读而美丽的短篇,而作者不知何思,却生生避长扬短,终写成了老太太的裹脚布——又臭又长!长篇小说的创作,有了好的构思和提纲后,下面必做的是把每节的血肉用恰如其分的文字滋润出可人的芳香,让人读后流连忘返,余音绕梁,使其多一分过火,少一分欠味,不是用生硬的文字堆积出讨人的垃圾。人都知瘦为美,行动方便且少病,文为何要大腹便便,赘肉朵朵?况且,能运作长篇鸿著者,都是经过长期的生活阅历和知识积淀后,在打磨思想的基础上,呕心沥血完成的艺术之作,岂是心血来潮仅靠能写点中学作文的水平可以操刀的玩意。纵观古今中外那些可称之为名著的,都使人顶礼膜拜,也都经得起时间的考问。像一些熟知的短中篇圣手,如莫泊桑,欧亨利,契科夫,以及我国后来的张贤亮,阿成等,无不都是在文中精雕细琢,简练精粹处开花,才成就了人们眼前篇篇文字的经典结晶。可他们却极少问津长篇,究其原由不得而知,但有一点是肯定的,长篇不是短篇悠闲地吹点废气进去使之变为臃肿的胖子那么简单。
(2)
简书开放的态度,给爱文者提供了撒野的天堂,并不是说没有底线,比如首页的要求,尽管有很多人不屑一顾,也对编辑们的水平持有疑问,但他们肩上的责任意味着什么,总是要有点规矩的,毕竟无规矩不成方圆。即使这样,也真的确实够任性了,从上面泛滥的文章便可见其端倪。
在如今这个一切都似“便当”的年代,似乎稍做停顿,很多美好便会溜之大吉一样,人们在急促又紧迫的生命里把一切都当成了过马观灯的游戏,开始着不于深究的生活,获取着低吟浅唱的快乐,甚至无论好坏的人人事事,只要抱着”从众”的态度总是没错的想法。好像个个都活成貌似深沉很圆滑的样子,到头来大多其实真的都经不起推敲。如今写文也成了这样,“佛系”到无所谓,没了以前的严肃庄重性,却多了疯狂乱舞的戏谑性。现下能称之为所谓“好文”的,大多都是具备了中学语文老师贩卖的那一些套路的写法(当然这不能怪老师,那只是国家素质教育的要求。),行文似“八股”般的匠气,少有凝聚匠心的透彻与灵气,多了词藻,少了风格,似有生活,却没烟火,死水一潭,不见微澜。而写文必多读书,可时下有一现象不得不承认,很多人的阅读倾向,往往是在某些大咖或大V以及一些张扬的网络媒体平台的引领和推荐下逐步完成的,(而这也正是时下粉丝经济能被利用的所在,)而自己却成了一个无心的人,人云亦云,蜂涌而至,像一群“乌合之众”高举着迎接”皇军”旗帜的汉奸,不知无耻无知却也无畏,自己尽情陶醉其中都感很是受用。殊不知一千个读者便会产生一千个哈姆雷特的浅显道理,永远是在别人咀嚼过的食物下寄生,而自己从不力求去寻找适合自己的新鲜养料,去思考探究,久而久之便拥有了畸形的思想和侏儒的身形。在此情形下,看那些在冷静处说“不”的人都成了另类,甚至卑鄙时还群起而攻之,这也正诠释了人们喜爱盲从跟风的观点大行其道的原因。时常总见一些青涩观点拥有者围攻着他人不合己意的话题,群起而攻之的原罪感不明就理,似乎“法”永不责“众”。如此,简书也无以处之,这是国民劣根所至。(此点在一些行文的评论区作者自我陶醉好似手淫的样子便可一揽究竟。)至于那些文理不通,还没被“语文”扫盲的如“野蛮人”般冲进写文的圈子里说三道四,也就不足为怪了。这也是当下熬制“鸡汤文”的高明之处,既讨喜又多金,何乐而不为呢!我真心佩服这些能把这类文玩弄于掌股之中的鬼精作者们,可惜我不行。
简而言之,写文犹似做菜,同样食材,有人仅能煮熟充饥,有人却可色香味形俱全,且营养膳食搭配合理,两者大可不能同品而语。一切事物发展的至高境界,便是至简中蕴含淡淡淳朴的大美,无论写文还是其它,简而易精,简而易美,除此无二。在此真也就不好多言了,毕竟话多讨嫌。还是抱着那种“釆百家之精,博众家之长”的观点下努力思考,不以物喜,不使己悲,无我忘他,偶言西东,品茗读书,闲情著文,扪心无愧就好!
2018.除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