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内容:
《理想课堂的三重境界》P39—P80
阅读笔记:
1.课后反思,是有效教学框架的组成部分之一。其实反思更好地是直接在上面用红笔作批注,对解读、目标、预习、板块及清单任何一处成败作批注。
2.一种最深刻的反思方法——录像回放或者课堂的文本细读及批注法。
3.让知识焕发迷人魅力是一种理想的课堂境界,是教师不懈的人生追求,但是在教学中更可行更高明的境界是“训练有素”。
4.“训练有素”既指学习行为上的训练有素(上课程序、学习流程、对话规则),也指思维上的训练有素(养成专业敏感,迅速归纳问题,搜索最接近问题解决的工具和方案,尝试进行解决)。
5.如果说课堂教学是前台的话,教师专业发展就是它必要的后台,没有高度的专业,课堂教学就及易沦为一种形式主义的应试。
6.如果说理想课堂是明线,是第一套学习大纲的话,那么新教育儿童课程就是暗线,是第二套教学大纲,是整个智力的背景,是完整人性的基础。
7.两套大纲主要是指在漫长的学习生涯中,课堂教学和整体生活(尤其是课外阅读)之间的关联性。
阅读体会:
1.当我们在抱怨学生不自觉,家长不配合的时候,我们更应该反思的是作为教者我们是否让学生与家长有明确的“标准”也就是“学生学习标准”。
2.在课堂上我们为了维持纪律会训诫或惩罚、游戏或奖励,也想要充分发挥知识的内在魅力。但是我们应该追求更高的境界——“训练有素”。试想当我们面对一群行为上与思维上都训练有素的学生,我们的课堂效率将会达到怎样的高度。
3.阅读“学习标准”一章的课例,我发现了自己在教学中很多忽略的“点”,而这些点的缺失原因是自己对教材研读不够细致,缺乏对教材的解读,多数借助教参,没有自己的思考痕迹。
4.“晨诵”的课例让我越发感到自己的浅薄,也从中越发理解一句话——比你优秀的人,比你还努力!
加油!加油!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