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路小细节

小时候妈妈给我讲过一个故事。

一个年轻小伙子骑着自行车远远过来,距离一位大爷还有几步远的时候刹车,一只脚落地作为支撑,一只脚踩在脚踏板上,ps.这是很多人停车的姿势。问:大爷,XX怎么走? 大爷没有回应,复问,仍未答。小伙子只好作罢离开。

事后,大爷说出了自己未做回应的原因: 小伙子年纪轻轻,问路连车子都不下,不够尊重老人。我知道也不给他说!

当时妈妈给我讲这件事时,只是偶然的讲述而已,并没有继续引申出更多的道理,但是对我的触动很大,那时突然意识到礼貌的重要性,也是从那时起,如果我骑着自行车,如果我刚好要问路,那我势必提前一点距离下车,微笑,适中的音量打个招呼,再问路,而不管能不能得到想要的答案,也必定会微笑着致谢,有几步后骑车离开,这已经养成习惯,会不自觉的一气呵成,也许,我做的并不够好,但是能想到的都去做到了。

可能有些人还会觉得大爷怎么这么执拗,哈哈,这样想好像也正常。

现代社会,几乎人手一部智能手机,百度地图、高德地图等app实用性很强,经常看到身边路人拿着手机找路的情况,但是,如果不是很着急,我一般还是倾向于去问路人该怎么走?理由如下:

1.日常太依赖手机,既然出门,能省就省了吧

2.问路人其实也是增加了一次人与人面对面沟通的机会,我更倾向于和人沟通,而不是机器,

3.通常问路人时我会收到让自己感到幸福开心的反馈,比如前两天出门向一位大爷问路,大爷的微笑、友好和热情让我的心情瞬间up up up!嘻嘻,我自恋的认为这跟我问路的一系列语言动作神情等行为也有关系

4.说不清楚的理由,一种执念吧。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社区内容提示】社区部分内容疑似由AI辅助生成,浏览时请结合常识与多方信息审慎甄别。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