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被称为“众病之王”,也许不仅仅因为它的致死率高,给人们带来恐惧和担心,或许还因为这类疾病的复杂。当我小时候被家人告知母亲在我两岁半是患胃癌去世的,我只是懵懵懂懂知道这个病很可怕,让我失去最爱的亲人,让我痛苦与孤独,其他一无所知。
出于“逃避痛苦情绪”的本能,多年来我对癌症这两个字敬而远之,我不想再陷于痛苦的泥潭之中。但是当我无意中看到这本《癌症是怎么回事》时,心底一个声音冒出来:我想了解它,也是时候了解它了。
这是一本少见地把科学性和可读性完美结合的少儿科普书籍。市面上癌症科普书籍大多数是针对成年人的,而这本书是写给儿童的,但又不仅限于儿童,它也帮助成年人用孩子能听懂的方式来解释癌症。这本书用问答的方式生动地介绍了关于癌症的36个问题,从癌症的产生入手,介绍了细胞、身体的免疫、癌症的治疗、心理变化等内容,深入浅出地解答了孩子对癌症的一些疑问。
近年来,人类在攻克癌症难关的道路上,一直在努力,关于癌症的科普类文章比之前多了不少。但很少有人关注到:孩子提出的关于癌症的问题是完全不同的。而我们的作者莎拉·赫洛夫森在和自家孩子的沟通中,敏感的发现了这一点。她是一名生物医学的博士,原本是从事教学工作,但祖母的癌症促使她转移到一线工作:多年从事临床干细胞的研究和教学,因此作者的专业知识与能力是毋庸置疑的。但不得不说,能把这么专业又相当复杂的“癌症”话题写给孩子看,回答孩子十分具体的问题,还是相当考验写作功力的。
我认为这本书的成功之处有三点:
1.此书延续了德国科普逻辑性强的优势
大部分读者看此书是奔着癌症产生的原因而来,很想知道答案,而作者一开始就阐明了观点:罹患癌症并不是外来的某些东西让身体生病,而是身体内部发生了某些错误。细胞突然停止应该做的工作时,人就会得病。于是作者从身体微小的构造单元——细胞开始讲述,让我们依次理解正常的细胞、生病的细胞、免疫细胞、干细胞……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也循序渐进地了解了癌症的产生、治疗与康复。这样的逻辑使我们理解起来毫不费力,非常友好。
2.此书作者深谙与孩子相处之道
作者是四个孩子的母亲,在创作前积累了一定经验:她曾和孩子们一起画细胞,写一些关于癌症猎人的小故事。所以在这部作品里,她在很多处都采用比喻和类比的方法来讲故事,非常形象生动。比如在回答癌细胞是不是邪恶的这一问题时,她把癌细胞比作花园里的杂草。杂草并不邪恶,但长在花坛里就不好了,长得太快会抢占花朵的生存空间、光照和食物,花朵就容易凋谢。所以当我们把杂草铲除,花朵就重新开放了,清除掉癌细胞,身体也就恢复了健康,是一个道理。
另外书中把细胞的各司其职比喻为DNA计划,也是相当精妙。作者让读者把DNA想象成一本非常厚非常厚的书,每个细胞负责自己的章节。这样的表达,孩子容易理解,大人自然也不在话下了。
3.此书闪耀着人文关怀的光芒
作者鼓励成人给予儿童正确的信息而不是模糊的回答,根据孩子的年龄,坦诚地告诉孩子真实的信息,从而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处理当下的境况。
作者的同理心在这本书里随处可见。有些患者会为自己得癌症而感到自责,为什么偏偏是自己得了这种病,是不是自己做错了什么。作者在书中做了很好的解释和安抚,她从一个癌症患者或癌症患者家人最关心的角度出发,给予信心、指引方向。治疗癌症的难题尚未根本解决,目前更需要的是人文价值的回归,鼓励患者以坦然愉悦的心情与病魔相处,过好当下每一刻。
写在最后:
随着年龄增长,我越来越意识到:癌症对于家庭尤其是对孩子的影响是不容忽视的。难能可贵的是,这本《癌症是怎么回事》仅仅90来页的篇幅,就把复杂的癌症解释得通俗易懂,不但解答了孩子的困惑,还考虑到成人常被孩子追问一些相关问题,给出了贴心的建议,放在后记里,一字一句都能感受到作者行文的良苦用心。看完这本书,再不用去臆测癌症,不用去扩大恐慌,你也可以为孩子们答疑解惑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