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小龙
微信创始人。小程序创始人。
如果世界上又出现了什么新鲜的APP应用,在发布后的48小时之内,如果你也下载尝鲜,可能你会遇到个名叫Allen的人,如果这人沉默不语,甚至连头像都没有。那么你也许已经遇见了张小龙。
2017年1月9日,是一个值得载入互联网史册的日子。这一天,张小龙正式发布了微信小程序。
为什么叫小程序?如果说微信是母程序,那么微信就是小程序的亲妈,所以叫小程序。
小程序为什么要赶在1月9日上线呢?
今天早上,张小龙发出了的一条仅写着“2007.1.9”的朋友圈却让这个原因大白于天下。这是一个配有六张苹果一代产品发布现场的朋友圈。2007年1月9日,距今整整十年前的同一天,前苹果CEO史蒂夫·乔布斯(SteveJobs)在旧金山莫斯科尼(Moscone)会展中心发布了苹果的首款iPhone。
小程序选择在iPhone发布10周年整的日子上线,由此可见,张小龙的脸上写满了野心。
张小龙一直在思考的是移动互联网的下一站是什么?在张小龙看来,移动互联网的下一站是
“唾手可得”。
有人说,iPhone的开发任务堪比“人类首次登陆月球”,有太多的未知。同样,小程序的开发任务堪比是“一个打开未来的有趣方式”!
小程序,这个设定为「无处不在」的产品,切切实实地「在」你身边了,并即将给你的生活带来新的变化。
从小程序正式发布的这一刻开始,只要有开发者登录小程序后台,并在「开发管理」页面点击了「发布」按钮,就会有一个小程序,降临到这个世界上。
这意味着,人们使用“应用”的方式或许从此就变了:过去,人们需要到一个叫“应用商店”的地方下载那些需要不断更新版本的app,把它们装在手机里,看着它们不断地推送各种东西,却越来越少地打开它。
现在,人们可以随时在城市的每个角落里“进入”一个app,把它们收集在一个菜单里,当这个城市角落里的情景复现的时候,打开菜单,进入这个平日里安安静静的小程序,然后再出来。
小程序,最大的一点好处就是,更像一次性的碗筷那样。我们使用一次性的碗筷就为了图个方便,不用洗碗,也不需要碗柜。正如张小龙当初公开课上所说的小程序四个简单粗暴的特性:无须安装、触手可及、用完即走、无须卸载。
早在去年12月28日,2017微信公开课上,微信创始人张小龙全面解读了小程序,包括入口、场景和机制。张小龙提出了一个命题:小程序会是互联网的下一站吗?
早在2014 年 11 月,马化腾在「世界互联网大会」上提出腾讯要「连接一切」,要成为互联网连接器。毫无疑问,连接一切的重任落在了微信和小程序身上。
何为连接一切?
1、连接人与人。
2、连接人与服务。
3、连接人与商业。
4、连接人与物品。
小程序跟公众号不一样,它不能分享到朋友圈,只能分享给好友,或者是微信群。小程序更像一个连接线下服务的线上入口。小程序主推线下场景,除了带着腾讯「连接一切」的目的,其实也迎合了挖掘线下流量的趋势。
一句话总结,张小龙对小程序的定义:小程序希望用即用即走的方式激活线下的弱连接场景。小程序的野心,直指连接整个线下与虚拟未来。
最终,小程序能否承载“连接一切”的梦想,还要交给时间来检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