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的冬天,受振飞校长之托,我成为了学校的高中社会学老师。
老师的工作总是要从备课开始,但我了解过后才发现,社会学老师比较特殊,需要从设计课程开始。
……
社会学作为本校有特色的综合课程进行学科建设,涵盖历史、哲学、社会学、经济、政治、文化、媒体、民事、法律等多角度研究,课堂研究与调查报告、社会实践等多种活动会穿插其中,匹配高中学生思考能力发展的路径,次第展开,螺旋上升。
九年级的重点是道德与法治,社会生活与社会变革入手,构建社会图景,发展因果思维。
十年级引入经济和金融,培养学生整体思维,果和因的系统思维能力。
十一年级政治和哲学,发展抽象思辨的能力,思考中的思考,以及更宏大视野的思考能力。
十二年级整合社会学与个体整合的视角,自身置于全景中心。发展对个体思考路径的理解与清晰能力。
…………
对于一门需要涵盖4个年级、8个学期、至少10个风格迥异的知识板块的课程来说,上面这200多字是我得到的几乎全部指导。
而我要做的,是把这些高度提纲挈领的文字变成一门课程,分布在每个年级里,充满每周一次课、每次课的90分钟。
我觉得自己有些草率了。
多亏这个春节前后并不严重却又此起彼伏的疫情,让原定的家庭出游计划搁浅,让我有充足的时间看书写字,整理资料也是整理思绪。
首先,反复研读大孟老师定调的这百字真言。
涵盖历史、哲学、社会学、经济、政治、文化、媒体、民事、法律等多角度研究
这里说的是课程方向:话题极多,跨度极广,涵盖人文社科类大部分领域。
课堂研究与调查报告、社会实践等多种活动会穿插其中
这里说的是授课形式:不能填鸭式单向灌输,需要学生参与其中、共同完成。
九年级的重点是道德与法治,十年级引入经济和金融,十一年级政治和哲学,十二年级整合社会学与个体整合的视角
这里说的是具体内容:每个年级有明确的主题,次第展开、螺旋上升。
其次,我要明确社会学课程和公立校的思想政治课程的关系是什么?
第一批带回公立高中教材7本,张蕊老师做生意厚道,附送厚厚的教学参考书两本。我逐一翻看,先目录、次大纲、后内容,心里有了一个大致的框架。
全部看完,最大的感受就是:经是好经,就看念经的人嘴歪不歪。
7本教材洋洋洒洒,内容涵盖政治与法治、经济与社会、哲学与文化、逻辑与思维等等。姑且不说后两者的普世性,即便是稍有意识形态的前两者,也是每个中国人每天都要接触且不可回避的话题。
40年的经济高速增长,直到成为如今这般强大的祖国,支撑这一切的体系与规则,难道不值得孩子们深入了解吗?
当然,他们了解到之后,也许有自己独有的的理解和价值观,这同样是我们所期待的。
我记得振飞讲过,曾经外请过一个校外教育机构的政治学老师,但只给孩子们讲了一堂课,双方便果断分手、相忘于江湖了。
原因是:老师把孩子们讲凌乱了,孩子们把老师整崩溃了。
据说那位老师在讲到社会形态的几种划分时,熟练的告诉同学们社会的演变是渐进的、越来越好的,未来的共产主义社会最好,曾经的原始社会最差。
然后就有学生表示:她觉得原始社会挺好。
老师顿时语塞。敢这样当面质疑老师的学生,她可能之前没有遇到过,甚至很可能连悄悄有异议的学生都不多见。
老师的权威自然还是要维护的,但是我校学生多年来对于独立思考精神的培养也绝非浪得虚名。老师各种不容置疑的观点不但让我们的学生凌乱,甚至让坐在后面旁听的我校老师害怕。
既然双方无法一团和气,最终只好和平分手,从此政治类课程暂时束之高阁、虚位以待。
这也不怪那位老师,多年根深蒂固的教育模式,让她很难明白:
若批评不自由,则赞美无意义。
一个无法容纳异议的课堂、不能存在激荡的教室,又怎会长出形态各异的芬芳、结出丰硕万千的果实来呢?
我决定:以大孟老师的最高指示为纲,把公立教材相应版块内容融入其中,辅以我多年来杂而不精的各种奇奇怪怪的知识,以项目式学习的方式开展教学,课上引导学生们和老师一起共同完成若干课题,课下查阅资料及阅读推荐书目以扩充背景知识,最终围绕每个板块形成属于自己专属视角的认知能力及知识图谱。
至此,对未来的社会学课程竟然有了一些期待,我仿佛看到了那群年轻人殷切热情的目光,青春洋溢的面容,滚烫灼热的灵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