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都的春天,短的很容易被忽视,待那杨絮柳絮飘的时候,正是沐浴在晨风里,同时也是鼻炎患者的灾难期;
过敏性鼻炎,如果你从百度百科上搜索,从引发原因、症状、药物整料等,一般也都是尽量避开可能的变应原,以及通过药物来缓解,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我身边的一位朋友小鱼,25岁,女,多年的鼻炎,一遇到杨柳絮,就流眼泪、流鼻涕、胸闷气短。
中医药文化博大精深,对鼻炎有比较清晰和全面的认识。中医理论认为过敏性鼻炎并非不可治愈的,关键在于辨证论治以及整体治疗。(编者注:听起来,就是那么令人信服,至少人家说是可以治愈的嘛)
鼻炎的本质是正气不足,无力祛邪。(编者注:一语道破)
《内经》认为:“肺开窍于鼻”,故鼻病似当责之于肺。但人体是一个动态的阴阳气血脏腑经络的平衡体,凡病需要整体辨证,以求其根本。且多数慢性病往往不拘泥于一个脏腑的问题,而是整体影响,所以,治疗鼻炎当然也不能拘泥于肺脏。
中医认为鼻炎多因脏腑功能失调,再加上外感风寒,邪气侵袭鼻窍而致。此病往往缠绵难愈,一则是正虚而邪恋,二则是外邪久客,化火灼津而痰浊阻塞鼻窍。因此五脏六腑功能失调为本,主要包括肺、脾、肾之虚损。脾属土,为肺之母,脾虚则肺之生源化绝而肺虚;肾属水,金水互生,且肺纳气归于肾,二者互相影响。因此,治疗鼻炎先需治本,重点是温补肺气、健脾益气、温补肾阳。正气是祛邪的基础,扶正即所以祛邪,治鼻炎如此,治疗其他大病亦如此。
正气是我们身体健康的保证。正气足则自动寻找体内客伏的病邪,并且会努力祛邪外出。鼻炎是外邪客于肺脏,因肺气不足,无力祛邪,导致邪气久客。邪客愈久,其病越是缠绵。正愈虚而邪愈盛,且变症百出,渐而成难治痼疾。其本全在正虚,而标不过是鼻炎所出现的各种相关症状。
除了中药、针刺外,用艾灸的方法来调理过敏性鼻炎也有着十分直接显著的效果,艾灸温补肾阳,扶正劫邪,平衡阴阳,强身健体,改善体质,从而提高抵抗力和免疫力。
艾灸治疗鼻炎的配穴方案;
头部:上星穴(15分钟)、太阳穴(15分钟)、印堂(15分钟)、迎香(15分钟)
背部:肺俞穴(30分钟)
腹部:神阙穴(30分钟)、关元穴(30分钟)
上肢:合谷穴(30分钟)
下肢:足三里(30分钟)、
解读配穴方案:
温补肺气,选择肺腧
肺经的表里经,选择大肠经的合谷、迎香
健脾胃,选择中脘、足三里
温补肾阳,选择肾俞, 以及督脉的命门、上星、印堂
日常保养
春夏之交,适当锻炼,太过和不及,都是问题;量力而行;
从饮食上,忌寒凉,冰镇啤酒、冰激凌等就别吃啦;冰镇水果也是禁忌范围之内;
从穿衣上,注意三个位置,不要暴露,“美”和健康相比,健康更重要;脖子(大椎)、肚脐(神阙)、脚脖子(三阴交);
从空调上,尽量不吹空调,如果实在做不到,就把空调温度调高一些;
合理作息,早睡早起,早睡养阴,早起养阳;
部分穴位说明
肺腧
所属经络:足太阳膀胱经
取穴方法:患者取坐位或俯卧位,先找到颈项部最突出的棘突,即第7颈椎棘突。向下沿棘突逐个触摸至第3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就是肺俞穴。
上星穴
所属经络:督脉
取穴方法:上星穴位于人体头部,当前发际正中直上1寸
印堂
所属经络:督脉
取穴方法:印堂穴在两眉连线的正中间
迎香
所属经络:手阳明大肠经
取穴方法:在鼻翼外缘中点旁开,当鼻唇沟中
合谷
所属经络:手阳明大肠经 ,原穴
取穴方法:拇、食两指张开,以另一手的拇指关节横纹放在虎口上,当虎口与第一、二掌骨结合部连线的中点
日常健身灸
身体的疾病,都能够找到共同的一个源,而通过艾灸来温补肾阳,提升身体的原动力,始终是一个一劳永逸的方法;
配穴方案:
背部:命门、肾俞; 共30分钟
腹部:中脘、神阙、气海、关元 各15分钟
腿部:足三里、三阴交 各20分钟
施救的注意事项:
《千金方》记载:“凡灸当先阳后阴......先上后下”
如果上下前后都有配穴,应先灸阳经,后灸阴经,先灸上部,再灸下部;
也就是说先背部,后胸腹,先头身,后四肢;
取其“从阳引阴而无亢盛之弊”,依次进行,切莫颠倒;
施救配穴的原则:凡灸上部以后,必须在下部配穴以灸之,以引热力下行;
艾灸之后的注意事项:
1、保持良好的心态
2、避免着凉,1小时之后再冲澡
3、一杯白开水,助于排毒
艾灸的禁忌(一般说来):
1、孕期
2、经期
参考资料
五种主治原则,引自《针灸基本功》 (谢锡亮)
一、经穴的主治原则
1)本经的穴道,治疗本经的病
2)有表里关系经的穴道,治疗表里关系经的病
3)局部的穴道治疗局部的病
4)经络所通,主治所在
5)特定的穴位,治疗特定的病
艾灸,需要持之以恒,如何能够做到在3个月内,可以持续艾灸,在烦躁的都市生活中,的确也是一个挑战!
如果你在践行中,出现无法坚持、时间不够用,再找我咨询时间管理的事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