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人们,早安!我是董老师。而大家听到的这声早安,是我深夜写下的问候。暑假班无比忙碌,却依然困得睡不着。思绪万千……和大家聊聊我的心里话以及对教育的看法。
做教培以来,我时常睡不着,有时甚至彻夜难眠。
这是做教培创业的第三个年头,一路跌跌撞撞地走来,虽然过往我已有10多年的教培经验和经历,我却不知道自己是怎么走到这条道路上来的,是冥冥中?是无心插柳柳成荫?还是因缘际会?也许这就是我此生的使命和宿命。走上教育这条路,也许在许多家长看来,我们不过是学生的一个辅导员而已,甚至连老师都称不上。
可是,我一直不愿意承认,我谜之一样的自信:认为自己在做一份伟大的事业!因为再也没有比能影响生命更伟大的事情了。2016年我学习了系统的教育学,心理学,家庭教育……因为,我并不想单单只做一个只教孩子刷题提分的机构,我更想为家长的教育做赋能,成为家庭教育的支持系统。
所以,作为一个同时关注学业提升又关注家庭教育的从业者。
当我心中的理想家庭教育理念与科目培训发生冲突、形成"悖论"感时,我内心经常有种撕裂感!矛盾纠结、痛苦,无法言喻。也许这是我对当下这个时代的功利教育的不适。
️所谓的冲突维度:
传统文化课培训:要提分,应试,短期结果可见。
而理想的家庭教育逻辑:培养孩子的习惯,品格,内驱力,终身成长。
家长口头说:重视综合素质,却因焦虑不断追问分数,
️在时间框架上:
家长追求立竿见影的效果(单元考,期中,期末考)
理想的家庭教育逻辑:关注长期发展(以年为单位)而机构被迫用短期成果证明价值。
️责任主体
家长是教育第一责任人,机构/学校老师承担主要教学责任,家长付费后容易产生"托管"心态,推卸责任。
老师发现孩子问题根源在家庭,却无力改变。
️评价标准上:家长要分数,排名,升学率
理想的家庭教育逻辑:孩子的好奇心,韧性、社交能力、幸福力。
当这些冲突错位时矛盾与撕裂感,让我有过无数次想要放弃的念头。是教育情怀和责任感支持我走下去!
人总是在困顿中才思考,在思考中觉醒:
困惑的事总是在心灯突然点亮的一刻,释然。
原来,它们本质并不悖论,是教育完整性的两面!
孩子没有扎实的学科基础,空谈素养是空中楼阁,只是培养孩子刷题不培养思维和习惯,越高年级越后继乏力,所以,我的精读写作课本能地注入了素养基因,不仅教孩子阅读题型和作文套路,提升语文应试能力,更要通过经典文章滋养孩子人文情怀,激发思辨力与表达自信,关联现实,培养孩子共情,终身学习力。
通过数学思维训练,夯实基础,提升解题技巧,同时培养逻辑思维推理。耐心钻研和解决真实问题的能力
在作业辅导中,保障学习任务高效完成,同时让孩子学会时间管理,自主学习策略和责任心培养……
我希望和家长能成为教育的同盟者,
将家庭教育理念"基因式"植入学科教学中,希望在我的不断自我努力成长下,卓航教育能成为"学业+成长"的双重引导者,我会永远保持教育者的清醒,在浮躁社会中坚守"育人"本质,希望将来有一天,家长支付的学费,不是仅仅购买孩子的课时,更购买了一套科学教育解决方案和支持系统,确保孩子的进步,不仅在卷面上,更在未来的学习力和人生竞争力上!
我知道这条路注定艰辛,但我们愿意砥砺前行,不负众望!
与你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