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经·江海为百谷王章第六十六
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是以圣人欲上人,以其言下之;欲先人,以其身后之。
苏辙:圣人非欲上人,非欲先人也,盖下之后之,其道不得不上且先耳。
原成:万物皆循理之自然,人不能左右之。万物以“道”做为唯一标准,故水善利万物而有争,居众人之所恶也。江海亦然。
上人者,求尊荣也。下之者,行为谦卑也。言,问也。先人者,求尊重也。后之者,敬畏也。凡物皆以“道”做为唯一标准,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故曰碌碌如玉,珞珞如石。圣人以“道”做为唯一标准,谦卑、尊荣同也。
凡物皆是有差别的矛盾对立物普遍联系,互以矛盾对立物为已身定义,通过向矛盾对立物转化来完善自身定义。圣人思想上接受有差别的存在,尊重、敬畏同也。人是“自然之我”与“现实之我”的矛盾体存在,圣人者,自然之我者也。
“言下之”,指“居众人之所恶”。“身后之”,指“善利万物”。所以说,“水善利万物而有争,居众人之所恶”。
是以处上而人不重,处前而人不害。是以天下乐推而不厌,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原成:厚,重也。弗厚者,侯王以孤寡不穀为名,居众人之所恶,不给民众压迫也。害,妨也。弗害者,水善利万物而有争,不妨害民财也。
不争竞一物之形为已身之形则物无逃离其约束,天下以何与之争矣!
与“道”言,不争;与“人”言,有争。“道”不衍生自身而衍生万物,故不争;人滋养万物以滋养自身,故有争。
除特别注明外,所有文章为作者原创文章,作者保留原创文章的一切权利。
如果此文对你有点滴帮助,请点赞关注作者,给作者以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