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通过我自己的故事来回答笑来老师的那个问题:我写的这个东西对谁有用呢?
上大学的时候还常常写日志,工作之后反而写的越来越少,回顾一下发现写的最长的竟然是工作周报之类的,于是就发现自己写东西用词是越来越简单,能想起来的词汇也是越来越少,写的最长的句子就是朋友圈和微博了(我要吐槽下微博,微博内容140个字的限制,让更多的人和写作的距离越来越远)。
每每去了一处人文与风景俱佳的地方,想写点东西出来,可总是词不达意,言不由衷,于是乎放弃,又加上自己的职业关系貌似和写作出书以及成为一个作家的距离很远,更是给了自己一个借口,非但没有因为写作的生疏而焦虑反而还觉得没什么大不了,也就渐渐地和写作越来越远,写作也是一件用进废退的技能。
这种认知状态一直持续到去年下半年裸辞,休息了一段时间之后觉得需要找工作了,可发现自己在整个行业里没有任何的露出,也就公司几个同事和一些同学知道我这么号人,当我去找工作的时候加上公司背景不被看好,简历频频被刷,我自己又不想重回原行业,按理说想去的行业我的职业技能是能够匹配岗位要求的,可因为没有相关工作经历和行业露出的情况导致人家根本就不愿意给我一个面试的机会,即便别人给了我一个面试的机会,又因为我的口头表达能力和紧张导致我的能力不能够很好的展现出来,最后只能收到心仪公司的拒信。早知道我在没有做过产品经理经历的情况下,在半年时间内上线了一个CRM 系统,而且在不知道数据埋点等概念的情况下,就已经让开发人员做了这些功能,从产品定义到交互再到后期运营策略的制定,都是我一手主导推动的。我说这些只是想表明我不是个渣渣,可是我却因为不会呈现自己而连一份心仪的工作都找不到(并不是没人要啊,只是不想去)。
很认可笑来老师说的,写作是一种沟通技巧,但写作不仅仅只是锻炼一个人的沟通技巧,还能锻炼学习能力、思考能力以及分析能力。在春节前后我开始尝试写产品运营类的分析文章,我本来就只是想写一下时下大热的共享单车会在2017年有哪些市场运营的大动作,但是在写的过程中发现我不能只是写他们会有什么市场运营策略,所有的策略都是为解决当下的公司困境和未来目标服务的,于是又去分析共享单车面临的困境,在写的过程中又觉得自己的分析缺少数据支持,就又去查各类数据以及看别人的分析文章。本来只是打算写一篇3000字左右的文章,没想到一发不可收拾最后写了1W多字,而且还有一大部分没写完,最后将文章拆分成了两篇发在了人人都是产品经理社区,而且投稿当天就获得审批通过了,另外,人人都是产品经理社区还帮忙做了推广,于是现在百度《共享单车的五大困境》就能看到我的文章了。并且我将文章内容作为答案发在了知乎上,有一家共享单车的员工看到我的文章后,问我想不想去他们公司,而且我告诉他我之前投他们公司简历被拒了,他跟我说那是HR筛选的,让我把我的简历再发一份给他。
虽然到目前为止我还没找到我想要的工作,但是我想通过我自己的故事告诉大家,有思考的写作肯定不会让你自己吃亏,写作这事儿会让你思考和分析很多,最后读者看到的只是思考的结果,不是思考的全部,而思考的全部才是整个锻炼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