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来谈谈孩子的自信心问题,分享一下在父母学堂里学习到的知识。
孩子的自信心来自哪里?首先来自3岁前安全感的建立。其次来自于重要他人对自己的肯定。第三,来自孩子内心对自己的肯定。
一般孩子3岁前不是母亲亲自带的孩子,或者父母带孩子的时候妈妈情绪不稳定,情绪压抑、激动,夫妻经常吵架、打架、冷战的,孩子都会表现的不够自信。
重要他人是指孩子成为过程中对他有重要影响的人。比如父母、长辈、老师等。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孩子年龄越小,对父母的依赖程度越强,越信任自己的父母。如果爸爸妈妈习惯于否定、挑剔、指责自己的孩子,经常呵斥、打骂等粗暴教育,这样长期在压抑中成长的孩子容易走极端,一方面会叛逆,同时内心高度不自信。
孩子的学习从一出生就开始了,尝试观察这个世界、接触这个世界、提高自己的认知,学会抓、怕、走路、说话、使用工具等,这些生活中的学习都是由尝试开始的,尝试的开始经常会失败,父母会给孩子呵护与支持,不厌其烦的帮助孩子重新尝试,直到孩子能熟练掌握,一次次的失败+最终的成功,就成了孩子一项又一项的能力,这些能力的积累让孩子积累很强的高自我价值感,他乐于不断地尝试,不断地挑战,自信心就会非常强。
孩子的学习从一出生就开始了,尝试观察这个世界、接触这个世界、提高自己的认知,学会抓、怕、走路、说话、使用工具等,这些生活中的学习都是由尝试开始的,尝试的开始经常会失败,父母会给孩子呵护与支持,不厌其烦的帮助孩子重新尝试,直到孩子能熟练掌握,一次次的失败+最终的成功,就成了孩子一项又一项的能力,这些能力的积累让孩子积累很强的高自我价值感,他乐于不断地尝试,不断地挑战,自信心就会非常强。
但是有的家长出于对孩子的关爱与呵护,什么事都想替孩子先做好,怕孩子磕碰到、怕孩子冷到热到、怕孩子哭、怕孩子做不好,就处处都抢过来自己干,追着孩子喂饭、帮孩子穿衣穿鞋,上学替孩子背书包,能做的事情尽量都帮孩子先做好,让孩子学会了养尊处优、高高在上,这样培养出来的孩子往往眼高于顶、自私自利,同时又缺乏自信。
习惯于宠爱溺爱的家长容易对孩子讨好、虚夸,让孩子沉浸在沾沾自喜的沉浸在虚妄的表扬里,短期会给孩子一定的鼓励作用,但是这不代表孩子就有自信,自信和孩子内心对自己的认知有关,和他对自己的肯定评价有关,有朝一日孩子发现我并没有别人说的那么有天域、我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棒,一旦遭遇一点挫折和失败,将是对孩子内在生命力量的绝对考验。有的孩子从此一蹶不振、自暴自弃,有的孩子否定自己、不信任他人,林林总总的问题让家长无计可施,看着孩子一天天的沉沦下去。
前面说的习惯负面看问题的家长,在孩子愿意尝试的时候总是给孩子负面的评价,“你做不好”、“这样不行”、“你真差劲”、“笨的要死”、“我家孩子什么都不行”等等的打击、贬损和否定,逐渐让孩子自己相信了自己真的那么不堪,于是孩子的求知欲和探索精神不断下降,对新鲜事物变得冷漠和自信心不足。
自信心不足的孩子充满无力感,缺少求知欲和探索能力,学习不主动,冷漠自私,脆弱软弱,容易形成成瘾型人格或双重人格。年龄越接近青春期抗挫折能力越差,这是孩子内心不断地否定自己、自责、自怨的结果。容易自暴自弃,你会看到孩子遇到困难就退缩,懒洋洋的什么都不愿意做,做不好就会哭,有的孩子还会有撞头、割腕等自残行为。严重的经常会想到自杀。
培养孩子的自信心相当于培养孩子的高自我价值感,培养孩子的存在感和幸福感,需要在高质量的亲子陪伴中去实现,从幼儿阶段创造安全、舒适的家庭环境,爸爸多呵护妻子,让妻子心态平和、喜悦的哺育孩子,那些哺乳期焦虑、狂躁、压抑、郁闷的妈妈很难培养出自信、阳光的孩子。
三岁以后爸爸需要充分介入孩子的成长,陪伴孩子玩有创造力、有挑战性、有耐力的游戏,陪着孩子一起经历尝试、失败、再尝试、成功的过程,允许孩子犯错、允许孩子不成功,接纳他、理解他、信任他。积极肯定和赞赏孩子做对的部分,帮助孩子建立高自我价值感。
三岁以后爸爸需要充分介入孩子的成长,陪伴孩子玩有创造力、有挑战性、有耐力的游戏,陪着孩子一起经历尝试、失败、再尝试、成功的过程,允许孩子犯错、允许孩子不成功,接纳他、理解他、信任他。积极肯定和赞赏孩子做对的部分,帮助孩子建立高自我价值感。
上学前陪伴质量越高、玩的越充分的孩子,自我价值感越强,爸爸的积极陪伴会让孩子耳濡目染很多爸爸的优点,积极向上、风趣幽默、不折不挠、自律自爱、勇敢顽强等品质,这些都是孩子上学以后和将来走进社会的基础,孩子上学后充满求知欲和探索精神,积极向上、不折不挠的面对学习,有人说我的孩子怎么就不如别人的孩子那么爱学习呢,其实都是受早期教育和陪伴的影响,陪伴质量不够让孩子的生命力不足,行为习惯不好,父母对孩子的欣赏肯定不够,孩子上学以后就缺少求知欲和内在的驱动力,心里不觉得学习有趣,行为上就很难认真专注,他找不到自己的价值,也就找不到动力去克服学习中的困难。
有人说孩子上学不逼不行,其实这也是家长煞费苦心之后的无奈之举,孩子在学习上没有自信、没有动力,老师的投诉一个接一个,于是家长就棋出险招,有的孩子被逼着学一学也能找到感觉,发现自己还行。也有的孩子越逼越叛逆,越逼越抵触,最后彻底厌学甚至走上绝路的也大有人在。不管怎么说,这都是对早期教育的陪伴的检验,都是对父母在教育中行为和方法的矫正,只要家长能够积极面对问题,保持良好的心态应对问题,这些问题终将不再是问题,而且帮助我们学习成长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