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是孩子自己的事儿!”这句话常常在两种情况下使用。
一种是孩子表现很好,别人问“怎么教育的?”,家长一时不知道从哪儿回答,说“学习是孩子的事儿,没怎么管。”还有种情况正相反,家长百般努力,孩子各项表现纹丝不动,旁人会劝慰,“学习是孩子的事儿,不用管他!”
第一位家长真的什么都没管吗?第二位家长什么也不管会有效吗?我可以负责任的回答:NO。否则,多半只会产生一个学习习惯不好,看着挺聪明就是不出成绩的孩子。
学习当然是孩子的事儿,家长替不了他,而且慢慢的也干预不了。这个事儿要真正成为习惯,进入规律的日常生活,学习能力也稳定地适应眼前的任务,达到这个目标之前,家长的事情一点也不少,而且不可替代。
比如,如何管理放学后的时间?休息,写作业,玩儿,到底要安排哪个,先后顺序,时间占比,入学前一两个月的做法可能在未来若干年影响孩子的生活。
再比如,如何面对一次考试成绩?好了,敢于欣喜,不怕大人告诫“别翘尾巴”;差了,能接受自己的低落,认真做试卷分析,找到下一步努力的方向。没有这样的心理素质和应对能力,十几年的学习和考试怎么度过!
还有,如何达到用功和休息的平衡?怎么让学习和其他成长问题协调发展?等等等等。这些都需要家长的帮助和引导。换句话说,解决了这些基本问题,才能放手说“学习是孩子的事儿”。
除了这个和学习有关的大事儿外,还有更多的事也是需要大人管的。
吃穿用住不用说了,但还得说下。能规律吃上饭吗?如果需要自己做饭,您教会他了吗?衣服和日常用品能保证达到平均水平吗,既不会骄纵,又不产生总不如人的糟糕体验?有稳定的居住环境,不至于今天在这儿明天在那儿,或者忽然家里就来一堆人住得哪哪都是吗?
这些问题都有了满意的答案,才叫完成了管理孩子物质生活的任务。
另外,情绪交流是一定要说的事。
对于孩子而言,如果仅满足物质需求,家就相当于条件较好的福利院。一定要有相对固定和足够的时间听孩子说话,以及对孩子说话。他遇见了什么人和事,是怎么感受的?爸爸妈妈看到孩子,有什么感觉,想分享什么?就是在这些点点滴滴看似没干正事儿的时光里,大家体会到是一家人。那个小小的人儿觉得自己有了倚仗,能更勇敢的面对世界了。
每个人都要为自己负责,又时时刻刻受着他人的影响。作为家长,履行自己的职责,帮孩子建立好的环境和习惯,然后看他承担起自己成长的使命。一件好幸福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