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城》第一章 读后感

  说来惭愧,这本《围城》早在初一的时候就连同《儒林外史》一起买回来了,由于老师授课有所侧重的原因,我们只精读了《儒林外史》,而这本书一直则被搁置在我的书柜里,前些天翻出来时已经铺满了一层厚厚的灰。

  这本著作一开始吸引我的点是它的作者——钱锺书。别的不说,光是和杨绛先生白头偕老的爱情就足以令人羡慕。他与杨绛一见钟情于清华园,他曾说:“遇见你之前,我没想过结婚。遇见你之后,结婚我没想过别人。”而杨绛则说:“我上清华,一为读书,二为锺书。”在《围城》的序言中钱锺书提到:“两年里忧世伤生,屡想中止。由于杨绛女士不断的督促,替我挡了许多事,省出时间来得以锱铢积累地写完。照例这本书该献给她。”书中“围墙外的人拼命想进去,围墙里的人又想翻出去”一句,正是出自杨绛笔下,但钱锺书却甘愿为了杨绛,一辈子守在围城里。杨先生在《我们仨》中更是写到:“终于又在了一起。”让我狠狠地感受了一把文人笔下浪漫的爱情。

  回到书本身,它的直接时代背景是民国二十六年(即一九三七年),正是中国遭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时期,而在这大背景之下,许多有条件的家庭会将自己的小孩送去国外留学以谋个好出路,当个官儿之类的。

  一艘法国邮船白拉日隆子爵号正在印度洋面上向着中国开驶着。此时正值夏日,夜仿佛纸浸了油,变成半透明体;它给太阳拥抱住了,分不出身来,也许是给太阳陶醉了,所以夕照晚霞隐褪后的夜色也带着酡红。文章以一位小孩的惹闹开启,男孩的妈妈孙太太连忙向这位被打扰的小姐抱歉,她通过运用说话的技巧和这位高傲的苏小姐搭起讪来,还借她先生的话夸“女学生要像苏小姐这样才算替中国争面子”。同样的,作者在一开始便花了很多笔墨在描写苏小姐的体态上,如“那个戴太阳眼镜、身上摊本小说的女人”“那女人平日就有一种孤芳自赏、落落难合的神情”等等,还结合孙太太及她的孩子的外貌与之对比,更凸显苏小姐的高贵,放到今天也许她就是个“独立女性”吧。

  在她们的聊天中,孙太太抱怨自己的丈夫成天好赌,埋怨天下男人都一样……听后的苏小姐不由地对孙太太产生了鄙夷,只冷冷地回了句:“方先生倒不赌。”这时便很自然的牵出了本书的主角——方鸿渐。其实看到这儿,我便开始有些猜想了:苏小姐和这位方鸿渐是什么关系呢?也许是爱慕者与被爱慕者的关系?再往下看,书中说到孙太太听后极力反驳,还说是因为他现在忙着追求鲍小姐,才分不出功夫来,连带还吐槽了鲍小姐一番。苏小姐听完情绪明显有些激动,她甚至自我安慰道:“这不可能!鲍小姐有未婚夫,她跟我讲过,她……”的确,正如我想,苏小姐对方鸿渐有着些微妙而又特殊的情感。

  我们再来说说方鸿渐,他的父亲是前清举人,在本乡江南一个小县做大绅士,早在他读高中时,就随家里作主和周经理之女淑英订了婚。但他一想起未婚妻高中只读了一年书,便在家实习家务,等着嫁过来做能干媳妇儿,就不由自主的对她产生厌恨,甚至壮胆写信到家里要求解约。我想最后这结果也正如他意,在方鸿渐大学第四年,父亲传来淑英因病长逝的消息,最终这段婚姻走向结束。方鸿渐出国留学的这些年,成日无所事事,学不了土木,从社会学系转到哲学系,最后又转入中国文学系毕业。一个学国文的人出洋“深造”,听起来多少有些滑稽。而方鸿渐最后也只不过是买张博士文凭回去哄哄家人,这期间还与办假文凭的爱尔兰人有了些争持,但最终得以顺利解决。作者在书中更是直言道:这事也许是中国自有外交或订商约以来唯一的胜利。这句话在我看来很是讽刺,同时也侧面体现出作者对当时统治阶级的软弱无能的唾弃。

  书中有提到一嘴,其实苏小姐和方鸿渐算是老相识了,他们以前是同学的关系。可如今方鸿渐却与这位在邮轮上新认识的鲍小姐交往得火热,两人的交情就像热带植物那样生长得飞快。不过来得快走得也快,鲍小姐在英国学医待了两年,此次出发回国就是奔着结婚去的,她要跟丈夫方先生一同挂牌。书中作者对鲍小姐的描述,不难看出她极度自信很能引诱人,所以极快、极容易的就给人引诱了,但也同样能麻利地甩掉你,换作今天的话来说大概就是在“钓鱼”吧。这时,大家也许会产生一个迷惑:为何在方鸿渐心上人这个位置上的不是学识渊博、大方得体的苏小姐,而是被孙太太说又黑又粗、被归国留学生形容成袒胸露背的“熟食铺子”呢?我想,这和苏小姐本身的性格也有很大关系。苏小姐很矜持,她理想的自己是:“艳如桃李,冷若冰霜”,让方鸿渐卑逊地仰慕而后屈伏地求爱。谁知气候虽然每天华氏一百度左右,这种又甜又冷的冰淇淋作风全行不通。反观鲍小姐,她因为不会讲法文,又不屑跟三等舱的广东侍者打乡谈,甚觉无聊,看方鸿渐是坐二等的,人还过得去,不失为旅行中消遣的伴侣。他们还讲不到几句话,鲍小姐便对方鸿渐说:“方先生,你教我想起我的 fiance ,你相貌和他像极了!”我认为这里不难理解,当一个可爱的女人说你像她的未婚夫,就等于表示假使她没订婚,你有资格得到她的爱。所以也许比起苏小姐这种弱弱的暗示,方鸿渐更吃鲍小姐这一套,因为鲍小姐更主动、更直截了当。在他眼里,她很特别。

  我想,其实苏小姐和鲍小姐两位女性对待感情之所以有不一样的态度和做法,其原因有很多,例如生长环境:鲍小姐生于澳门,母亲是葡萄牙人,她从小就被父母差唤惯了,所以她心眼伶俐,她明白机会要自己找,快乐要自己寻,她很现实、也很清醒;而苏小姐家境殷实,她的父亲是高官,留洋女博士的头衔更是让她成为世人眼中的天之娇女,她从不愁吃喝,如今毕业回国后,面临的任务便是找一位合适的人选完成自己的人生大事。这背后的种种原因也是值得我们去思考的。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04,590评论 6 478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86,808评论 2 381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51,151评论 0 337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4,779评论 1 277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3,773评论 5 367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8,656评论 1 281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8,022评论 3 398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6,678评论 0 258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1,038评论 1 299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5,659评论 2 321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7,756评论 1 330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3,411评论 4 321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39,005评论 3 307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29,973评论 0 19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1,203评论 1 260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5,053评论 2 350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2,495评论 2 343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围在城里的人想逃出来,城外的人想冲进去,对婚姻也罢,职业也罢,人生的愿望大都如此。”——多么生动的一句总结,人不...
    影半月阅读 539评论 1 3
  • 一、作者简介 钱钟书,1910年10月20日出生于江苏省无锡市,原名仰先,字哲良,后改名钟书,字默存,号槐聚,中国...
    理查同学阅读 1,132评论 0 7
  • 围城 钱钟书 序 在这本书里,我想写现代中国某一部分社会、某一类人物。写这类人,我没 忘记他们是人类,只是人类,具...
    小团阅读 5,308评论 0 1
  • 01 这是我看过的最长的一部小说作品了,因《我们仨》的影响,我选择了这本书。 《围城》是一九四四年动笔,一九四六年...
    洛落luoluo阅读 1,810评论 0 1
  • 城外的人想冲进去,城里的人想逃出来。---《围城》p90   引用这句话作为我读后感的开头,是因为花了几天时间读完...
    Antz_H碎碎念阅读 430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