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姥爷去世的那天刚好是他94岁生日,听妈妈说,最后守在他身边的只有大姨、三姨,我妈和三舅,姥爷前半辈子造了很多孽,老了竟以这种凄凉的方式离开,我的心里竟生不起半丝波澜,只有平静。
姥爷年轻时,是村子里有名的生产队长,因为工作出色,常常有十里八村的人来邀请他去其他村子的大会上分享生产经验。在当时可以说是叱咤风云的人物。但是一回到家,他好似变了一个人,动不动就狠狠地打姥姥,最后姥姥吓得只要一看到他的身影,就像老鼠见了猫瑟瑟发抖。妈妈说,那时候姥姥已深染重病,肺结核晚期,但是姥爷从没怜惜她一点,回去只要看姥姥不顺眼,就拳打脚踢。幸运的是,姥爷的姐姐,我的姑姥姥,抗日战争时期是国民党军官的太太,在解放后就留在了上海,所以每月都会给姥姥寄回续命的盘尼西林。就这样,姥姥挣扎着过了一天又一天。直到姥姥去世的前一天,姥爷还在打她。姥姥去世的那天,二姨终于崩溃了,对姥爷大喊着:你去打啊,现在俺娘躺在那里,你去使劲地打啊!那一刹那,姥爷才瘫软着身子坐在了地上。没有人知道这一刻他是否悔恨了。
姥姥去世时,妈妈才六岁,三舅四岁,最大的大舅才十七岁。俗话说孩子没了娘,就像套子没了娘,越拉越长。那些日子,姥爷整天忙着生产队里的事,哪里有时间管家里的孩子。妈妈他们兄妹几个相依为命,也算慢慢熬过了难捱的日子。
大舅十九岁去当兵,走的时候穿的是一双破破烂烂的布鞋。他哭着对他的小姨,也就是我的姨姥姥说:“你可要记得每年给我做一双鞋寄去部队,其它的我啥都不要,没事要多来看看我这几个苦命的弟弟妹妹。”大舅懂事得让人心疼,姨姥看着远去的大舅,肆无忌惮地骂起了我的姥爷,抱怨他要是当时对姥姥好一点,孩子也不可能受这么大的罪。大舅去部队后,才知道穿的衣服、鞋子都是国家发放的,大舅这一走,竟走了五十多年。前几年由于年纪大了,太过思念故乡和家人,于是带着一家人回来探亲。
二舅的命运太过坎坷。小时候发了一次烧,躺在床上好几天,姥爷以为是小病,不管不问。邻居婶子来家里给他们送咸菜,发现二舅烧得躺在床上不能动弹,于是赶快背起二舅,放在平板车上,拉去医院,多亏了邻居的善良,二舅才捡了一条命,但是耳朵聋了,再也不能方便地和外界沟通了。
大姨最恼姥爷,姥姥去世后,大舅当兵,家里最大的就是大姨了,大姨整天在地里劳作,回家后还要照顾弟弟妹妹。只要做错事,姥爷从外面回去后,看到大姨就骂她,因为大姨嘴笨,不知道辩解。大姨印象最深的是她结婚那年,用织好的布给自己做了一件衣服,就被姥爷骂得唾沫横飞,最后大姨想要一个木箱子的想法也在姥爷的骂声中泡汤了。
姐妹里面最厉害的要数二姨了,家里只有她敢和姥爷对着干,有一次姥爷让她下地,她不去,姥爷便扬起巴掌打他,她瞪着姥爷,厉声喊道:“你抬胳膊,扬巴掌时,我还可以休息一下呢!你打啊!”姥爷听后,气得转身离开。二姨是家里最聪明能干的,但是也是最吝啬自私的。
每当妈妈讲起小时候的故事时,三姨也开始娓娓道来她心酸的往事。三姨说,自她上高中后,是要住校的。每星期从家离开的时候,需要用瓶子装一些咸菜,这样到学校吃馒头时可以解解馋。但是仅周末回家的两天,三姨帮忙干完地里的活,还要挤时间写作业。等到回学校时,二姨看到她装腌菜的瓶子变成两个时,各种恶言恶语涌向三姨,因为当时家里是二姨当家,所以最后三姨只拿着半瓶咸菜流着泪走去学校。
妈妈在家里排行倒数第二,她不怎么记事时,就没了妈妈的呵护。等她懂事后,心疼她的姑姑给妈妈买好票,让她暑假来上海。在这短短两个月,妈妈享受到了在家没有的待遇。邻居家的大孩子在暑假都会下乡帮人家插秧,以挣点零花钱贴布家用。但是姑姑姑父心疼她,只让自己的孩子去,却把妈妈留在家里。所以无论什么时候,妈妈总会把这份恩情记在心里。每当提起时,她总会不由自主泪流满面。
这辈子遗憾和悔恨最深的应该是三舅了。他是家里最小的孩子,出生没几年姥姥就去世了,不知是缺乏营养还是小时候没人好好照顾,所以三舅的个子只有一米五。不知道后来三舅怎么结实了一群混混,和他们一起做坏事,最后吃了将近二十年的牢饭。这应该成了他一生的痛,但凡姥爷多关心一下、多管教一下,估计三舅也会有一条普通踏实的路走。
那天姥爷静静地躺在棺材里,其他村子里来了很多人吊唁,但是屋子里却没有很悲痛的哭声,大姨七十多岁了,哭不动了,三姨一身病痛,不能太过伤心。妈妈身体也不是很好,只能在棺材旁默默地守着。大舅二舅没回来,三舅和三舅妈在屋里开心得数着礼钱。不知道这时候的姥爷在天上看到这个景象,会作何感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