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不近佛者不可为医,才不近仙者不可为医”,为医者需德才兼备,今天要介绍的这位医生行医二十多年,仁心仁术,大医精诚,杏林春暖,医术超群世人敬,谢却功名身外物。
张文聘皮肤科/医疗诊所创始人
毕业于福建中医学院
中国致公党党员
惠安县政协委员
中医执业主治医师
中国性学会会员
1995年参加工作,曾先后在福建省南平医院,泉州市中医院进修二年,师从泉州市中医院皮肤科孙维斌主任医师,男科肖珍荣主任医师。行医工作20多年来,始终以“诚信勤勉,敬业利民”为宗旨,疗效显著,深受患者的好评与信赖,多篇论文在《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临床皮肤科杂志》等国家CN级刊物发表。在诚恳服务患者的同时,对社会公益慷慨解囊有所贡献。
大医精诚 杏林春暖
张文聘开办文聘中医皮肤科医疗诊所将近30年,关心百姓,热心公益,他的事迹在这个海滨城市口耳相传。一提到张文聘,几乎没人不认得。
张文聘擅长采用中医疗法诊治男科、妇科、痤疮、荨麻疹、痔疮、银屑病、湿疹、幼儿皮肤病、季节性皮炎等皮肤病症,根据实际情况配合不同程度的物理辅助治疗方案,帮助众多患者走出病痛的折磨。
走进文聘诊所,可以看到墙上挂满了患者送来的锦旗,每一面锦旗背后都有一段感动人心的故事,它们承载着患者的喜悦和感激,甚至是一个家庭看到希望后的幸福。
这面锦旗是一位辋川的患者送来的。
这是一例罕见的病例,经检查分析,张文聘推断患者的真实病因是被鱼刺刺伤,感染了结核分枝杆菌、合并细菌感染,于是采用传统中医和理疗的保守治疗方式,经过几个疗程的治疗,帮助患者摆脱了病痛的困扰。跑遍了大小医院的患者,摆脱病痛后特别激动,开心地送来锦旗,向张文聘医生连连道谢。
这块匾额背后则是关于一对陈姓父女的故事。
女儿自幼被湿疹困扰,刚开始只是背部有,后来波及到面部和颈部,其父亲陈先生带她四处寻医、各种治疗,湿疹仍然反复发作。张文聘提出中医保守治疗和必要的物理辅助治疗方案,一个多月的疗程与巩固治疗后,女孩身上、脸上、头上的湿疹居然慢慢康复了!看到希望的陈先生,拉着张文聘医生的手不愿松开,兴奋地表示一定要送来感谢匾额。
医者仁心,越来越多患者慕名而来,一大早就去排队抢张医生的门诊号,口口相传的好口碑背后是张医生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坚守与付出,他用初心与恒心,仁心与爱心,赢得了广大患者的认可,也成为了中医药传统文化的传播者和发扬者。
二十多年的坚守,温暖人心,但仁术无止境,医者,当学也。
不求行医富贵来 愿得路人微笑问
张医生认为:能切切实实减轻病人的痛苦,把病人的病治好,出门遇到病人人家热心叫我一声“张先”,走到哪里有人跟我们打招呼、认可我们,这比请我们吃大餐、赚什么大钱都开心!我有一次带爱人去崇武散步,路上突然有个人跟我打招呼、激动地跟我握手闲聊,那感觉真的很满足!还有一次和朋友一起去泉港樟脚,也有以前的病人路上打招呼、连声称谢……
真不求靠行医赚大钱,但求问心无愧,路遇病人微笑问声好就很满足了!
情系乡民 奉献社会
在百姓需要的地方,几乎都能看到张文聘的身影......
早些年,镇里还没有水泥路,遇上阴雨天,路面非常湿滑,严重影响行走。张文聘二话不说,主动拿出一笔钱用于道路修建。如今,看着道路蜿蜒,车水马龙,他十分开心。
行医30年来,张文聘深知“知识就是财富”的硬道理。他拿出多年的积蓄,资助贫困学生上学。“再穷不能穷教育,教育能改变一个人,要给孩子带来希望”。他满怀激情。
不仅如此,平日里,张文聘会主动资助上了年纪的老人。
每逢重阳节,张文聘都去养老院探望老人们,送去祝福,给予安慰。对于经济条件困难的患者,张文聘经常免费提供治疗,还坚持为低保户家庭送医送药。
尽管工作繁忙,他仍坚持抽出时间外出参加义诊活动,帮助百姓筛查基本的健康问题,提出防护建议。
个人的力量始终是有限的,注意到惠安目前还没有集中、规模化的皮肤专科医院,张文聘提出:希望有天惠安能有一家权威专业、真实利民的皮肤专科医院,届时将主动奉献自己的专业知识和经验,以帮助更多的患者。
新冠肺炎无情,人间有爱。张文聘先生慷慨解囊,向社会捐赠防疫资金和物资,竭尽所能地为疫情防控事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山高自有客行路 水深自有渡船人
中医药是中华民族传承数千年的优秀传统文化,张医生在行医过程中不断地修行医术,提升技艺,并努力发扬中医药文化,服务广大患者。不断提升自身业务水平,刻苦专研,精研探索,精益求精。
“做一件事容易,坚持做一件事不容易”。数十年如一日,张文聘用擅长的医学专业知识服务百姓,用朴实无华的态度对待每一位患者,在他眼里,百姓的满意就是最好的鼓励。岁月变迁,坚持依然,愿张文聘早日实现自己的心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