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子禽问于子贡曰:“夫子至于是邦也,必闻其政,求之与,抑与之与?”子贡曰:“夫子温、良、恭、俭、让以得之。夫子之求之也,其诸异乎人之求之与?”
从文字的内容看,应该是孔门弟子回忆老师的旧事。温是温和,无一些粗暴,良是良善,无一些矫饰,恭是恭敬,无一些惰慢,俭是节制,无一些纵弛,让是谦逊,无一些骄傲。孔子有“温、良、恭、俭、让”的品格,与一般人求助之法,自然不一样。“温、良、恭、俭、让”五字,也是日后儒家对君子品格的要求。
1.12.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父亲在的时候,由父亲作主,需要观察子女的志向,父亲去世了,由子女自己作主,就观察子女的行为。“三年无改于父之道”一句颇有争议,如果父亲的行为不合礼节规范,是不是也要执行呢?《论语》是语录体,没有上下文,无法判断说话的语境。所以靳大成老师设想了这句话可能是针对新即位的诸侯所说,原来的制度如果不合理,也需要一个摸索的过程才能用更合理的制度来取代。
1.13.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
礼的应用,目的是达到社会的和谐,反过来,和睦的关系也不是一味和稀泥,要受到礼的制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