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拖得有点久了,从八月来临到今天,近半个月的时间里, 自己断断续续地才将叶芝的《生命之树》这本书读完。从书单中决定选择要看《生命之树》开始,原以为这本书应该类似叶芝的《当你老了》诗歌之类型,通俗易懂一些,但真正着手读这本书后才发现,我的意识是错误的。通过读《生命之树》,可以窥见叶芝在诗歌上之所以能达到崇高的地位所具备的深厚造诣。自己之前也会写一些诗歌,有段时间也是深陷其中不能自拔,但读过《生命之树》之后,让我对诗歌有了一个全新的看法,这也对自己去坚持写作一点东西提供了指导。
之前对于叶芝的了解太过简单粗鄙,只知道叶芝是爱尔兰著名的诗人,还有他脍炙人口的那篇诗歌《当你老了》。当然选择读叶芝的《生命之树》也是鉴于他这一首《当你老了》,很凑巧自己选择上是正确的,在读的过程中加深了对叶芝的了解。通过半个多月时间里反复翻看,“生命之树”的字眼或许叶芝是用来指代诗歌的,爱尔兰的诗歌,发展变化中的诗歌。整本书中,我看到叶芝作为一名诗人,突出体现了他对爱尔兰诗歌的分析与批判,在这诗歌背后应该是他对爱尔兰的那份深沉的热爱。
《生命之树》一书中,叶芝结合当时爱尔兰诗坛的诸多历史流派代表人物,对当下诗歌创作中产生的现象进行对比分析,提出了自己的担忧,也无意识地指点了诗歌的发展方向。当然书中并不只是这一部分内容,这应该算是该书的重要主线。书中在刚开始的章节部分,叶芝更多的是对一些如“个性”与“智性”、“音乐家”与“演说家”等一些概念的对比分析,表述自己的观点。叶芝不仅仅局限在对诗歌的理解和批判上,还将关注点投向戏剧,并对现代风格的戏剧放在占世界主流的所有艺术形式中进行了评价,现代戏剧更多用平凡感填充灵魂,更致命的缺点在于缺乏生命力的激情。书中提及戏剧中自然绕不开莎士比亚,其中叶芝以自己独到的耀光也对莎士比亚的戏剧中人物的塑造等方面进行了批判和自我描绘。
叶芝在书中对大众诗歌、索尔特里琴等事物阐述了自己内心的意象。实际上,一切艺术的内在都是千篇一律的,外在都是千变万化。真正的大众诗歌是以口头传统为前提的,在这个过程中,叶芝提及到雪莱、斯宾塞、荷马和阿诺德等诗人,他在《生命之树》中,并不是自己在唱独角戏,更多的是将自己认知和了解的诸多诗人注入其中,在这样一颗枝叶繁盛的“树木”上,自己能做得是摘几片枝叶来描述其中的秘密和异同。
叶芝在书中后半部分表达得越来越清晰,对爱尔兰文学进行自我内发的表达。本书中总也绕不开英国文学巨匠雪莱,看得出来,叶芝对雪莱的重视和青睐,但在对雪莱的诗歌进行评判分析中并没有遮蔽叶芝的双眼,是客观不失公允的。叶芝提及到“象征主义”,这一点让我对诗歌有更深切的了解。并不是随性有感触而写的零星碎语就是诗歌,其实这是引人陷入的误区。叶芝在本书中,明确了诗中的一些意象都是具有固定涵义的,而不是随肆堆砌与修饰。雪莱的诗歌中,爱、自由、智慧、美丽或者智性美都是雪莱心灵中世界的核心能量,而这些代表这些象征意义的晨星、大山、岛屿和大海都是具有象征意义符号的表现形式。看到这里,自己是很受感触的。之前在读很多国内的诗人的作品时,总是会有一些固定意象的存在,到现在自己更多会知晓这些固定词语搭配的深切用意。
通过读叶芝的《生命之树》,对诗歌有了一些体悟,部分国外国内,诗歌是没有国界的。限于自己知识的局限,当然也无法将叶芝书中的内在涵义完全表达穷尽,更多的只是将自己在读的过程中挥发出的些许瞬间感受表达出来,分享给大家。这也对自己在读书过程中加深理解,写一些东西的时候作为一种创作的参照,这或许会是一盏明灯,将我带到一个安全的地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