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暑假去杭州参加会议,杭州白马湖学校的学生来会上出售自己的诗集。我一看都是二年级的学生,能出版厚厚一本书实属不易。后来请教他们的语文老师王来润,得知他坚持多年儿童诗教学,孩子家长都很接受。网上搜索才知,在很多大城市很多学校,儿童诗教学开展得如火如荼,著名的宋运来、雪野、看云(丁云)、长辫子老师(郭学萍)都是儿童诗教学方面的领路人和探索者。
看好就做,我开始了儿童诗教学的学习和摸索。经过一个学期的尝试,我的“四重四轻”教学思路得到了孩子们的认可,孩子们也能创作出具有个性思维的儿童诗。具体到教学思路设计中,“四重四轻”策略即重朗读轻理解、重语感轻技巧、重对话轻传授、重激励轻修正。
一、重朗读轻理解。上第一节课我就发现,现在的孩子们会讲故事,讲起话来一串串,但表达无序,也根本不知道诗的语言是什么样的。为此,我采用了三个办法解决这一问题。第一,在课堂上带领学生大量读诗,要求读出诗的节奏、韵味,找到诗的感觉。第二,邀请学校朗诵水平高的老师进行儿童诗朗读指导,以诵读代理解,为孩子们示范、引导,让学生掌握诵读的基本规律和特点。第三,建立微信群,所有的孩子坚持每日朗读一首诗发到群里,同学之间互相听,老师随时对学生的朗读进行点评加以引导。
在学习过程中,我减去了分析和理解诗的意思,而是让孩子们读诗,说说你喜欢哪句话,或者说说你觉得哪句话写得好,降低了学习难度,吸引孩子们用自己的语言去表达自己的感悟和理解。比如,春天的时候,我带孩子们去校园里观察。孩子们看见樱花落了一地,有的说,“樱花落了”;有的说,“樱花在地上睡觉”;另一个孩子看见地面上的水洼里有樱花的花瓣,就说“樱花的花瓣在水里游泳”;一个女生轻轻地说:“我觉得樱花在做美丽的梦。”孩子的语言就是在这样朴素却自然的环境里一点一点被触发而积累起来的。
于永正老师曾说,把读和写抓住,就是把语文的根本留住。他十分重视朗读,“是朗读让学生喜欢语文,是朗读让他们有了悟性,有了较好的语感。”语文课程标准也指出,“诵读优秀诗文,注意通过语调、韵律、节奏等体味作品的内容和情感。”“诵读儿歌、儿童诗和浅近的古诗,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
今年2月份到现在,学生已读完我们自编的“跟李老师读诗”(200首),跟着平台推出的内容诵读了儿童诗近200首,自购阅读了《现代诗歌教育普及读本》《中国经典童诗诵读100首》及《外国经典童诗诵读100首》。孩子们对诗歌的语感初步具有感知力,基本掌握了诵读的节奏,对诗意地表达自己的所见所思有了长足进步。孩子们也能尝试创作出语言活泼生动、富有自我思考的诗了。如二年级的刘栩汝写的《蝴蝶》:蝴蝶飞来飞去,/飞到天空中,/和白云捉迷藏。//蝴蝶飞来飞去,/飞到花丛中,/给小花讲故事。//蝴蝶真自由,/我也想成为蝴蝶,/飞到每个想去的地方。这首诗里真实自如地表达了孩子们对蝴蝶的喜爱之情。
二、重语感轻技巧。在诵读和创作的过程中,我注重语感的建立,淡化技巧的要求。多年教学生写作文的经验告诉我,限制太多学生会被禁锢无话可说。儿童诗的创作越自然越真实,越有童趣越有可读性,不在乎表达的技巧,或者辞藻的华丽与否。例如《我的风筝线断了》:“我的风筝线断了/风筝飞上了天空/它是不是和白云做朋友去了?”“我的风筝线断了/风筝是不是找孙悟空去了?/我希望它能变成孙悟空实现我的梦想。”(一年级3班 蔡宇泽)这样的诗句就是很有童趣想象力的表现。我们引导学生学习诵读,按照课标中对诵读的评价要求,“重在提高学生的诵读兴趣,增加积累,发展语感,加深体验和领悟”,来指导学生进行儿童诗诵读。采用什么修辞、什么句式这样的表达技巧,在耳濡目染之后会自然习得。如一年级南嘉萱的《秋天的歌》:秋天的歌/是细细的雨。它给农田/舒舒服服地洗澡,/然后顽皮地落进小河里。/滴答滴答/这是秋天的歌。//秋天的歌、是温暖的风。它给小蚂蚁/送过河的树叶船,/然后飞上天空。/呼——呼——/这是秋天的歌。//秋天的歌/是我的笑声。/风中的树叶笑了/雨中的花伞笑了/校园里的我们笑了/这是秋天的歌。尤其最后一节“风中的树叶、雨中的花伞、校园里的我们”表达得太贴切了。
语言学家吕叔湘先生说,“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的语感。”语文课程语言学习的内涵,既包括“语言能力”——认识语言现象,又包括“语言运用”——正确熟练地运用语言。对小学生而言,对语言的感悟来自于诵读、朗读,语言运用的表征性和表意性大于表达技巧。
三、重对话轻传授。在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选择上,我注重以对话来开启学生的思维,启发学生学习表达自己的心意。注重“教、讲”的传授式的教学方式会使学生产生心灵上的隔阂和距离感,从而使语言表达兴趣索然。
我听过一节二年级的语文课,学习的是《风》:“谁也没有看见过风,不用说我和你了......”面对“你见过风吗”的问题,学生七嘴八舌,各说各的,老师让学生停下来,看书上说的。那节课只是读诗,学生了无生气。尽管让孩子画画风,可是孩子的思维被禁锢,离开了自我的认知哪里还会有自由的表达呢?我在想,如果读两遍就让孩子们去写风,该会出现多么好的诗!由此给我的启发是要多听学生说,多启发他们说。
在我的课上,我会巧妙利用对话,一是启发大胆想,二是引导诗意说,三是指导纠正偏。
当学生没有什么可说的时候,我们要点燃思维,在思维卡壳处,运用对话引导学生开放思维,大胆想象。如写《妈妈》,我让孩子们说说自己的妈妈,多数孩子说妈妈能干、忙碌,有个孩子则说“妈妈是个百变机器人”,并说妈妈像被编程一样转个不停。这“编程”就是概念的迁移,思想的生成,语言的运用。
当学生羞于说不会说的时候,我们要引导学生说。“秋天来了,我脚下是一片黄叶。”在“你看到了颜色”“你看到了画面”“你闻到了花香”“你找到了感觉”的启发下,孩子们的表达多样化了,也更具诗意更具语言的魅力了——“秋天来了,我们在落叶的海洋里走路”;“秋天来了,黄叶铺了一片地毯”;“秋天来了,各种颜色的落叶组成了彩色的画”“秋天是桂子花香”“秋天是农民伯伯的笑容”。
当学生表达不够准确的时候,教师要及时指导,纠正偏颇。那天围绕秋天读诗、写诗,一学生说,“秋天来了,树叶像黄金一样挂在枝头。”“黄金”这一比方显然不合适。怎么不打击学生的积极性,还要纠正?我问:“同学们,黄金给人的感觉是什么样的?那树叶呢?”看孩子们没有意识到,我随手举起学生面前的彩笔,“像谁用什么把树叶......”刚说到这里,就有孩子说:“像孩子把树叶染成了黄色。”“太棒了!”“老师,可以说,‘树叶就像被顽皮的孩子染了颜料,有的发红,有的发黄,还有的半红半黄’。”语言学习,就是让学生学习恰当、准确、灵活地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皮亚杰认为,儿童具有掌握某种语法或规则的潜在能力,需要开发,也需要孩子与外界环境相互作用。这“外界环境”既是生物世界、自然生活的感官刺激,也是社会人群的语言感染,还有自我的心理因素,对语言现象、语言规律的熟练掌握和运用。对学生来说,语言技能的掌握是学得和习得的双重结果,教师在课堂上对学生进行有意识的指导,让学生获得语法、句型等语言知识,在日常生活中加以运用自然而然获得语言能力。这样的语言能力才是规范又有灵气的。
四、重激励轻修正。“秋天来了,树叶像黄金挂在枝头。”修改后变成,“秋天来了,树叶像金条挂在枝头。”面对这样的句子,你会怎么说?我没有直接否定孩子的认知,而是认可他“认真观察树叶的颜色”,再启发他思考“黄金(金条)与树叶的重量”,从而引导得出“树叶像彩色的蝴蝶”“树叶是妈妈彩色围巾的一角”“枯黄的树叶是小姑娘画出来的”的经典句子。
为什么要少一些修正、指责呢?曾经看过这样一个故事。一个小女孩回家告诉妈妈以后再也不画画了,知道女儿非常喜爱画画的妈妈很纳闷,问为什么。女儿说:“老师改我的画。”“改的是什么?”“我画的大象的鼻子是直的,老师说大象的鼻子是弯的。可是我画的大象在摘苹果啊!苹果树太高,大象够不着,一使劲鼻子就伸直了......”孩子的世界我们不了解,孩子的语言需要去倾听。过多的修正会少了有灵气的作品,更会抹杀有个性、有思想的孩子的成长。想象力是孩子独有的不可多得的能力,没有想象力,不敢大胆想像的孩子是写不出具有灵性和想象力的作品的。
在儿童诗课堂上,我们就是多了鼓励少了约束才出现了这样美丽动人的诗句:秋天鸟儿忙着,/小鸟和妈妈在搭窝,/那是一幅温暖的画。//秋天丰收的果园里,/苹果红了,/梨黄了,/石榴笑了,/那是一幅美丽的画。//秋风吹过,/爷儿们唱着、跳着、蹦着,/那是一幅开心的画。//秋天真是一幅彩色的画。 (二年级 金语涵)在孩子们的眼里,秋天是有滋有味的:《秋天的味道》秋天的味道/是水果的香甜。//秋天的味道,/是谷子的饱满。//秋天的味道,/是月饼的味道。//秋天的味道,是家的味道,/是团圆的味道。 (二年级杜奚瑶)
著名教育家第斯多惠说:“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知识和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教师就是在言语之间、眉目之间传递对学生的激励和鼓舞,让学生拥有更多尝试的勇气和愿望。印度作家克里希那穆提在《唤醒智慧的教育》中说,“教育是让孩子去做自己的光”“由自己来点亮自己”。
儿童诗教学,正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