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实时票房数据,《流浪地球》票房目前已经反超《疯狂的外星人》,逆袭登顶春节档票房冠军!
咱们从这部电影来谈谈机会成本、沉没成本、边际成本和交易成本这四大成本,职场中要学会成本控制,必须要知道这四大成本。
一、机会成本—在经济学里,这些不得不放弃的东西,就是我们为当前选择所付出的“机会成本”。
当时中影储备了各种类型领域的IP,其中就包括三本刘慈欣的科幻小说《流浪地球》《微纪元》《超新星纪元》。中影叫了一些导演去聊合作意向,郭帆挑中了《流浪地球》,他认为这是刘慈欣的三部小说中相对容易拍的,这就是机会成本。 还有吴京由客串演员到配角演员,由给片酬到0片酬,由单纯的演员到投资方,为何吴京敢带资入戏,还带了6000万,因为这是第一部具有中国意义的硬科幻电影,是第一部中国太空科幻电影,以及其他种种开创电影先河,也有可能是一个大赚的电影,吴京就做了这么一个机会成本的选择。
有句话:“鱼与熊掌不能兼得。” 所有选择都有机会成本,机会成本就是当前选择最大的那个代价以及你必然可选的选择。
为何我们很多人都碌碌无为,虚度光阴,就是我们选择投资自己的机会成本。
二、沉没成本—人并不总是理性的,在做决策时总会被已经发生在过去的成本所影响,经济学上将这种发生且无法收回的投入称为“沉没成本”。
《流浪地球》一开始的预算是7000万元,到后面连吴京带资6000万总共电影投资达到了5000万美金。总导演和制片人从剧本创作开始就合计投入一百多万元,这个已经发生且无法收回的一百多万元就是沉没成本。
而《三体》拍摄过程中,拍摄早已完成,但是后期制作一直跟不上,而这个前期投入的成本而无法收回的成本就是沉没成本。
《三体》敢于放弃,不是来都来了,将错就错。敢于“半途而废”,创造“腹水难收”。
三、边际成本—生产者理论中的一个概念,是指额外多生产一单位产品需付出的成本。
《流浪地球》大年初一登录各大院线开始,市区的票价为60元开外,而三四线城市票价为35元开外。但是当《流浪地球》电影放映一月后接近下线的时候,很多院线会搞优惠价15元等等,这个15元就是边际成本,如同飞机起飞前的座位,多你一个不多,甚至可以只卖1元。
《流浪地球》通过口碑效应,不断的提高排片,达到规模效应,则更加降低了边际成本。而通过互联网经济让《流浪地球》的宣传达到最大化,可以最大程度的将边际成本趋向于0。
边际成本在于“更多一个,每多一个”。
四、交易成本—有人的地方就有交易成本,企业就是为了降低交易成本而产生的。
而《流浪地球》作为中国第一部硬科幻太空电影,在交易成本控制方面做的很好。一般国外关于科幻题材的电影投资一般都在8000万美金左右,而《流浪地球》总投资控制在5000万美金左右,就很好的做了交易成本的控制。
一个人的世界中不存在交易成本,交易成本更多地存在于社会中。
为了更多地降低交易成本只能让更多的隐性成本显性化,决策流程信息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