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人,总有一代的青春。八零后叛逆的棱角还在被世俗的砂石磨得将平未平,九零后的颓废和花哨,靠着互联网却已不知何时侵入各个角落了,被改革开放的第一朵浪花冲刷的七零后现在已经初为人父人母,而那一批正赶上高考恢复的六零后大学生,如今也是社会的中流砥柱。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现在的孩子们想象不到老一辈人的青春与他们有什么不同,就像这本小说集的作者,这位如今已功成名就的忙忙碌碌的六零后商人,可曾知几十年前却是与韩寒郭敬明系出同门——百分百纯粹的文学青年。其中收入这本书的,他的小说处女作《别了,十八岁》,还曾成为《萌芽》杂志1986年新年头条,后来,亦得到了1985-1986年度“萌芽”文学创作荣誉奖。
算是改革开放后第一代受过正规课堂教育的科班生了吧,被人称作“六八式”的作者这一代知识分子,出生在六十年代,在改革开放初期的八十年代度过大学生涯。八十年代的校园风气保守而单纯,飞扬的白色信封仍旧是同学间倾诉心声最流行的纽带;八十年代的校园,“知识即力量”的理念仍占主流,市场经济的气息却隐约可闻;八十年代的校园,正如王蒙在《青春万岁》中所写的:在那小船上的歌声,月下校园的欢舞,细细雨濛濛里踏着,初雪的早晨行军,还有热烈的讨论,跃动的,温暖的心。这本小说集里的故事,便全是作者在这样单纯而又朝气的八十年代校园里记录并且以此为背景的,有关那如同一团热烈而闪烁不定的火焰般的青春——那些有关爱情、友情、理想和成长的青春故事。
或许,有些记忆是将永远沉淀下来的,因为纵使过了几十年,我们仍然不能忘却,在文学浪潮尚未退潮的时代里,那些怀揣着一颗诗人般的心的文学青年们是做着怎样青涩而美好的文学梦,渴望着他人的赞许和认同,又是怎样的在汹涌而来的情潮面前,眼睁睁的看着自己被淹没而束手无策。也许所有年代的青春总不免抑郁苦涩,那些由成长带来的抽丝拔节般的钝痛会如同大树的年轮般永远刻入心灵深处。在《别了,十八岁》里,骄傲的力杰却由瘦小却坚韧的郁秋看清自己“强壮的体格、高傲的外表下面包裹着的,竟是一颗懦弱的、自私的心”;《老五》中那从憨厚老实一步步走向万劫不复的主人公老五,始终痴痴迷迷地重复着“小时候留下的伤痕,人长大了,伤疤会不会跟着一块儿长大?”;在《成人边缘》里,在燃尽全身的爱情,在社会对他的背叛中,苏翔终于长大成人。
诚如作者在后记中提到的白先勇先生的话:我写作是为了表达我内心深处的痛苦。也许,曾经以爱为名的撕心裂肺的呐喊,抑或“阅尽千帆”的从容,如今看来其实也逃不过无病呻吟、故作深沉。然而,谁说这些痛苦不是青春最真实的记忆和感受呢?十八岁,注定是情窦初开的年龄。《青春不悔》中郑扬和雨雁苦苦压抑的情感,《写戏演戏》里刁滑的凌晓韵带给“我”和彭远那份来去匆匆却炽热无比的爱情,《成人边缘》的苏翔一厢情愿认定的盛潇之于他的不可替代的刻骨之爱,爱情呵,带给人的不只有甜蜜亦有苦痛。压抑的青春需要表达,文学青年手中的笔便成了宣泄的工具。文字是为了证明和承认,经过时间的洗淘,到如今亦成为了青春最好的纪念册。
迁延蹉跎,来日无多。二十丽姝,请来吻我。衰草枯杨,青春易过。时过二十年,作者将这些青春时期记录创作的小说集结成册出版,也算是对这“易过青春”的怀恋和感喟。其实,有关青春的主题每个时代并没有太大的不同,爱与痛,理想和困惑,多少人在这里跌倒了,爬起来,真真正正地立住了。看这本书,同龄人被引起的是对往昔岁月的回望,而正值青春期的九零后们,也将得到最好的启迪和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