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沉没成本
来到电影院,发现花50块钱买的电影票丢了,是再买一张继续看电影呢?还是直接就不看了。
应该有人会这样想:再买一张电影票看电影,岂不是相当于看这场电影需要花100块钱?太不划算了。
在电影院看了30分钟,发现电影不好看,这时候选择出来呢还是继续看下去?
应该也会有人选择继续看下去,如果不继续看,岂不是意味着这50块钱,甚至是100块钱白花了?意味着前面的30分钟白看了?
正是基于这样的心态,我们过度关注以前的投入,这个之前的投入,就是沉没成本。
2 为什么那么在意沉没成本?
因为和已经得到的东西相比,人们更在意的是损失。
我们期望规避损失,当发现一个东西可能得不到的时候,还继续往里面投入,就是寄希望于投入能够让损失不会发生。
而承认沉没成本,相当于承认了损失。
这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有人在持仓股票大幅下跌之后,第一时间想到的不是止损,而是补仓。因为他们期望通过继续投入,将持仓成本降低,期盼总有一天价格会回归。
3 沉没成本与决策没有关系
但实际上,过去的投入是由过去的决策产生的,不会因为现在或者将来的决策改变。
就拿前面的两个例子来说,是否再花50块钱买电影票,取决于这个电影是否值得看。想要看这个电影,意味着我们放弃了可以买其他东西的50块钱;不看这个电影,意味我们放弃一次获得良好观影体验的可能。这和之前已经丢失的电影票,没有半毛钱关系。
发现电影不好看,是否继续看下去,取决于剩下的时间有没有更好的用途。继续看下去,意味着我们放弃这些了这些时间,也放弃了通过时间使用所获得的快乐;不继续看,意味着我们放弃了一个不值得花时间的电影。这和之前已经买票的价钱,和已经浪费的时间,也没有半毛钱关系。
过去所支出的成本,无论之后我们如何决策,都无法改变。
所以说,已经亏损的股票,是否值得继续持有呢?不应该看一开始买入的价格。
4 决策的依据——边际
在变化的市场中,价格是我们所无法改变的。对于无法改变的事情,继续关注下去,只会损耗我们的精力。
决策,更应该关注未来。或者说是边际——新增带来的新增。
电影票丢了,目前已经没有办法看电影了。那么,想要获得良好的观影体验,就需要继续花50块钱买票。
这里,良好的观影体验,就是边际效益;花的50块钱就是边际成本。
如果边际效益大于边际成本,那我们不就可以下定决定了吗?
之前在接触分级基金的时候后,就发现了分级A的趋同现象。同类的分级A之间,由于相似性,可以通过隐含收益率进行轮动。
分级A之间的轮换,和买入的价格没有关系,而和以后可能获得的收益有关系。
轮动,就是这样一种边际成本趋近于零,选择更高边际效益的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