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昨晚,两个质量还不错却没有交集的群突然在讨论同一个主题:换行业。换行业可不是换工作那样简单,吓得我立马爬楼。
看完信息后,发现想着换行的人,大体可以分为这样四种。没有做出成绩但并不觉得自己有问题;在自己行业干得不错但不太满意;在某些行业如事业单位或体制内很闲却没钱;在某些行业能赚点钱却没什么时间。
不少人提到的另一点是,在他们身边,有着一些朋友跟他们起点相当,但在另一个行业,过着开挂式的人生。基于这点,四种想换行的人,其实本质原因都一样:自己在目前行业内的境遇比较糟,又将另一些行业看的十分好,于是想通过换行来解决问题。却不曾想过,盲目跳槽,要比裸辞还要可怕。
02
微信群内那么多人同时在聊的一个问题,一定每时每刻都发生在我们身边。很不巧,我也躺枪了。毕业三年的我,虽然行动上从未换行过,但思想上却曾实践过不止一次。
我的工作是国际贸易,15年下半年时,我将一家初创公司做的步入正轨,自己的收入也超过了大部分同龄人。但由于与老板许多观念的格格不入,以及不少朋友都说贸易躺着挣钱的时代已经过了,再想上升只有创业。而当时我不少朋友都在做互联网,并且拿到投资的也有一些,于是我也想着去换行。
我先后约见了互联网行业里的产品经理,运营经理,准合伙人与创始人,告诉他们自己想去互联网的想法。却得到了他们清一色的回复:我要是在贸易行业能做得跟你一样,我肯定不来互联网。你想学习互联网思维和玩法我们可以教你,你却没必要来这行。你只看见我们在吹嘘创业、融资、上市等,却不知道我们整天都在担心公司明天就倒闭。
都是关系很好的朋友,于是我信他们是出自真心的建议。如今接近两年过去了,看着一些朋友在极受大众青睐的领域挣扎,看着自己身边的机会越来越多,我没有后悔自己当初没有换行这个决定。
03
每个人的经历不同,没有标准答案。仅根据自己的故事,提以下几点,关于换行前不得不深思的问题与做的准备。
1)是你的行业不行,还是你自己不行?
360行,行行出状元。行业还存在,那必有其存在的道理。而事实是,在任何行业,只要能做的足够好,很多机会便会主动找上门来。与其说行业不行,倒不如先从自己身上找原因。
建议:找公司的TOP 1或同行的TOP 10做对比,既然瞧不起,那就先做到再说。
2)你是否放大了自身行业的缺点,却又放大了其他行业的优点?
这世上,有一种孩子叫别人家的孩子,有一种工作叫别人家的工作。行业也是一座围城,整天面对自己的工作时,自然看得多了问题也就暴露了。而其他行业披着神秘的面纱,再被加以装饰,就很容易让人产生误判。
建议:当局者迷时最好的办法就是跳出来看问题。找至少三个以上自己想去的行业的朋友,与他们做深入交流。
3)在目前这个行业有所不满的地方,是不是一定要靠换行才能解决?不满意的点,有没有可能变成自己的优势?
有的人在国企,很闲,却没什么钱;有的人觉得行业闭塞,需要学新思维。但如今的时代,可以利用的资源实在是太多了。身边就有不少朋友在国企,却利用大把的业余时间实现了副业收入超过主业。行业闭塞的,学习了新思维和玩法也许会倍受重用。
建议:许多事物都是双刃剑,学会利用就好。抓住自己所处环境的特有优势,戴着枷锁还能跳舞的人生将会十分精彩。
4)那个你想去的行业,你去为什么就能行?是你可以去,还是你适合去?
不少想换行的人,与我自己想去互联网时一样,觉得这行业别人能做,自己也可以。一件事可以做,与该不该做,永远是两码事。你英语不错,是可以去做翻译;唱歌不错,是可以去做歌手;文笔不错,是可以去做作家。但是,但是,但是你又凭什么在那行可以脱颖而出?
建议:利用Simon Sinek的Why-how-what的黄金圈法则,先想明白一件事为什么要去做,再想想如何去做,最后才是做什么。强烈推荐Simon Sinek的Ted演讲How great leaders inspire action.
5)换工作穷三个月,换行穷一年。你有足够的存款支撑到在新行业取得成就吗?
职场新人的辞职和换行可能比较随意,三天面试一周内到岗。但随着职场经历的丰富,找到一个适合自己的工作与行业,会需要花很长一段时间。我当时能想着去互联网,是因为在贸易的积累早已解决了自己换行的后顾之忧。
建议:存款不足就想着换行,跟裸辞一样,在老司机眼里都是很傻的行为,成年人不打没有准备的仗。先积累到足够的资本,再谈其他。
END
立明,92年的金牛,只以自己的眼光,去看这身边的世界。如果觉得内容有价值,欢迎关注与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