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是筆者運用掌握的檔案、回憶錄、報刊資料和歷史學者的論文加以整合寫成,從細節方面還原四行倉庫戰鬥的過程。同時,也對戰時和現時關於四行倉庫戰鬥的報道、回憶出現的錯誤進行說明。
先介紹參戰部隊隸屬下轄情況:
國民革命軍第三戰區
(陸軍)中央軍(亦稱中央兵團)
陸軍第九集團軍
陸軍第七十二軍
陸軍第八十八師
陸軍步兵第二六二旅
陸軍步兵第五二四團
當時,國民革命軍是中華民國軍隊的全稱,下轄陸軍、海軍、空軍、保安部隊、警察部隊。不是單指陸軍。有的文章寫成國民革命軍第某軍是錯誤失實,正確的番號應該是陸軍第某軍。陸軍的“步兵”師是陸軍諸兵科合編而成,全稱是陸軍第某師,不冠以步兵字樣。陸軍以單一兵科組建而成的師,冠以兵科字樣,例如:陸軍騎兵第某師。
陸軍第八十八師是陸軍師中的調整師,建制序列:
1.陸軍第八十八師
⑴.司令部
1.1.陸軍步兵第二六二旅
⑴.司令部
⑵.陸軍步兵第五二三團
⑶.陸軍步兵第五二四團
1.2.陸軍步兵第二六四旅
⑴.司令部
⑵.陸軍步兵第五二七團
⑶.陸軍步兵第五二八團
1.3.補充旅
⑴.司令部
⑵.補充第一團
⑶.補充第二團
1.4.砲兵營
⑴.第一連
⑵.第二連
⑶.第三連
⑷.戰防砲連
⑸.高射砲連
1.5.工兵營
1.6.通信營
1.7.輜重營
1.8.特務營
1.9.騎兵連
1.10.衛生連
1.11.野戰醫院
陸軍步兵團建制序列:
1.團(本)部
2.第一營
3.第二營
4.第三營
5.迫擊炮連
6.小砲連
7.通信連
8.特務連
陸軍步兵營建制序列:
⒈營(本)部
⒉第一連
⒊第二連
⒋第三連
⒌機槍連(亦稱機砲連、第四連)
陸軍步兵連建制序列:
⒈連(本)部
⒉第一排
⒊第二排
⒋第三排
陸軍步兵排建制序列:
⒈第一班
⒉第二班
⒊第三班
師和旅兩級司令部下轄之處、科、股人員編制表。團(本)部人員編制表。營(本)部和連(本)部人員編制表。由於沒有詳細資料,沒有列出。師下轄二旅,旅下轄二團,採取二單位制。
陸軍將官軍階冠以軍別字樣,例如:陸軍中將。校尉士兵軍階冠以軍別兵科字樣,例如:陸軍步兵上校、陸軍騎兵少尉、陸軍砲兵下士、陸軍工兵一等兵。
謝晉元在開戰前的準備期間,軍階為陸軍步兵中校,由陸軍步兵第二六二旅司令部參謀升職擔任參謀主任。旅長為彭鞏英。九月中旬,陸軍步兵第二六二旅下轄之陸軍步兵第五二四團團附黃永淮在前線作戰時身負重傷,轉送至後方醫院救治。旅長彭鞏英因該團擔負正面陣地的防守任務,遂任命謝晉元為新任團附。自從陸軍第八十八師進駐上海後,陸軍步兵第五二四團一直在第一線作戰,傷亡較大,兵員補充方面,八月兩次、九月兩次、十月一次。在攻擊寶山路以北、商務印書館以東的“印度教堂”過程中,下轄之第一營營長何滄浪因作戰不力,被團長韓憲元撤銷營長一職。由營附楊瑞符接替擔任營長。營附唐焕文身負重傷,亦轉送至後方醫院救治。第三連連長劉望亭戰死,由排長石美豪擔任連長。謝晉元擔任團附的時間應是九月中旬至十月初之間。
當時,陸軍步兵團按照編制,不設副團長、參謀長、副參謀長職位。設團長一員,陸軍步兵上校軍階。團附兩員,分別為陸軍步兵中校和陸軍步兵少校軍階。陸軍步兵中校團附相當於副團長,陸軍步兵少校團附相當於參謀長。有的回憶錄和新聞報道以及戰後的文章稱謝晉元為“副團長”和“團副”都是錯誤。
至於稱謝晉元為“團長”分別出自於戰鬥過程中的新聞報道和第一營撤離四行倉庫進入公共租界以後受到嘉獎。關於新聞報道在以後詳細說明。先介紹進入公共租界以後受到嘉獎的情況。
十月三十一日,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頒布嘉獎令:“以第五二四團團附謝晉元以下各官兵奉命進退,盡忠職務,達成目的,深以嘉慰,特通令各部隊,將該團各官兵晉升一級,並呈請政府給予榮譽勛章。”此外還犒賞三千元,戰死者和戰傷者分別受到撫卹和獎勵。根據晉升令,謝晉元晉升陸軍步兵上校,擔任團長。十一月十七日,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嘉獎授予謝晉元和楊瑞符青天白日勛章。淞滬會戰中僅授予了兩枚青天白日勛章,可見此榮譽非同一般。
謝晉元擔任團長,並無團級單位番號。因為,陸軍步兵第五二四團團長韓憲元率領其它各營連撤退到蘇州河南岸繼續戰鬥。十一月九日,陸軍第七十二軍撤出上海戰場,前往南京城。南京會戰的南京城復廓作戰時,韓憲元在雨花臺戰鬥中戰死。
如果,謝晉元要是能離開公共租界返回後方,會被任命為實際職位的團長。而不是因國際法原因,遭到公共租界工部局扣留,無法率第一營離開公共租界,在臨時設置的兵營內擔任“有職無權”的“團長”。所以,“團長”一職更多的是因立功而嘉獎晉升,與實際職位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