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佛教中,修行有广义狭义之分。广义的修行,可以说是通过各种手段修正心、行;而狭义的修行,也就是真正意义的修行,是指初地以上圣位菩萨的行为。
1 、广义的修行——戒定慧
广义的角度来说,佛教修行体系统摄为三大类,合称为三学,即三项训练:戒、定、慧。从通俗的角度,勉强可以这么说:
修戒——完善道德品行;修定——致力于内心平静;修慧——培育智慧。
戒定慧三学是次第的关系,即循序渐进的关系。通俗的说,先要完善自己的品德;有了品德,就应尝试让自己的心平静;内心平静了,应进一步提升智慧。有些经典也将戒定慧三学分为八个部分,称为“八支圣道”:正见、正思惟,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和正定。其中,正见和正思惟属于慧学,正语、正业和正命属于戒学,正精进、正念与正定属于定学。也就是说:修习八支圣道即是在培育戒定慧。
广义上的“修行”,就是修习戒、定、慧,培育品德、平静和智慧。
2、具体修学手段——闻思修
从具体学习的手段来讲,又可以分为闻(听闻)、思(思考)、修(修行),三者依然是次第的关系。
我们在生活中常说自己在修行、或说某某是修行人,但在了解地道建立(修行层次)之后,就清楚明白普通凡夫是不能达到修行这个阶段的,只能闻(听闻)思(思考),凡夫阶段的“修”主要指“闻思”,即闻所生慧、思所生慧。在闻思的同时,辅助以“定”的准备训练——通常人们所做的坐禅、打坐、念经、磕大头等,皆不是真正的“定”,而是“定”阶段的预备阶段、前行,所以称为加行(等同于学前班)。
3、真正的“修行”
初地菩萨(圣位菩萨)之后的二地菩萨才是真正的修道位阶段,亦就是说真正的严格意义上的修行是初地以上菩萨的事。
一般来说,虽然鼓励大家打坐和做一些仪式上的行持,但仍需强调做这些的目的是使内心专注、调服散慢、方便闻思——即为闻思做准备。经过深入闻思之后,当人们可以任运生起出离心和菩提心,这才算进入第一个阶段——资粮位,标志着真正踏入佛教的门槛,此阶段对佛教的学习要更为精进,辅助打坐观想等手段。
再经过长期的学习,当在定中可以思维空性时,则进入第二阶段——加行位(仍是凡夫阶段,但已非常厉害,历史上记载,比如阿底峡尊者的老师金洲大师才是加行位。
因此,千万不要自居自傲、动辄标榜自己是“修行人”,应该知道,我们现在还早得很,只是学前班的准备阶段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