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得有敬畏之心,人类最大的问题不是无知,而是自大。
一朝天子一朝臣,新官上任要换人。
北宋的神宗皇帝年轻有为,他走上领导岗位以后呢,就点了王安石做宰相,首辅跟着王安石一起,要搞改革,就征集合理化建议,让基层群众提。
你们觉得哪有问题,哪块儿需要改,结果呢?在征集这个意见过程中,有一个意见就提上了议事日程。
在东京汴梁城的郊区,有一个大兵工厂,号称亚洲第一大,专门生产精良的战备武器,员工就联名写信,跟王安石就反映说,这个兵工厂主干道修得不合理,崎岖蜿蜒,特别狭窄,晴天一身土,雨天两脚泥,原料运不进来,成品运不出去,极大地影响交通效率。
要想富,先修路,我们兵工厂这么受影响,就因为这破路修得太差劲,领导和群众联名要求把这个路绕一下,我们修一个笔直宽敞的阳光大道不好吗?
这个方案呢,摆到了王安石和神宗皇帝的案头,然后两人就开始商量,我们注意这个方案:领导支持,群众认可,方案合理,条件具备,问能不能干?
王安石看了后告诉大家:不能干!因为还有第五条,叫做分析。
过去你一定得分析分析,当初这事儿是谁定的,他是怎么想的,你必须要分析,反思完过去以后你才能干呢。神宗皇帝跟王安石就开始反思,这个兵工厂这破道到底谁定的,谁修的?他怎么想的?
查答案,结果开始翻答案,一翻答案傻眼了,白纸黑字明确记载,这个兵工厂的主干道曾经是宽敞笔直的,宋太祖赵匡胤亲手给改成了现在的崎岖蜿蜒特别不好走的破路。
嗯,神宗皇帝问你能理解吗?王安石说不能理解。这句话说我也不能理解,那就有一个重要原则,请大家记住,我们只改变自己能理解的,我们绝不改变自己。
不能理解的地方,人要有敬畏之心。人类最大的问题不是无知,而是自大,以为自己有点儿知识,有点权力,就老子天下第一,什么都想改,那是不对的。
王安石跟神宗皇帝就商量,我们的太祖皇帝英明神武,智慧如海,一手创造的帝国,他会犯这种常识性错误吗?
应该不会,但他为什么犯了呢?不理解,不理解就不要改,然后就没有动。
结果这件事儿大概到秋天就出现变故了,由于王安石他们推行新法,引发了民变,这些人特别有意见,再加上一些奸细的作乱,还有一些叛党的加入,这兵工厂就被几千个暴动的暴徒给占领了。
有人组织,有人牵头儿,打开武器库,拿着强弓硬弩准备要攻击皇宫,中央政府一点儿准备都没有。这帮人冲出兵工厂,攻击皇宫,大宋朝江山变色,天下大乱。
但是在关键时刻,兵工厂连警卫部队都没有,只有守门的四五个老君,岁数大的老头儿,1000多个暴徒啊,拿着强弓硬弩要往网往出冲,冲锋。
关键时刻,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因为兵工厂的主干道特别崎岖狭窄,几个守门的老军往里边堆点货物,留一个小缝,一次能出来一个人?
暴动的人出来,几个老兄拿木棒在门口等着,出来一个消一个,出了一个消一个,一下午就把局面控制住了,等朝廷的中央部队来了,一下就把这个暴动给平息了。
大宋朝度过了一次严峻的危机,这件事情过去之后,神宗皇帝特意到太庙给赵匡胤烧香磕头,谁都没有想到这个问题,但是赵匡胤想到了,而且更加神奇的是隔着那么远的时间,那么远的空间。
想到了人家是在建厂之初几十年之后的事情,所以赵匡胤身上所表现出来的这种素质就叫远见。如果只选拔一个优点,请你选拔有远见的,如果只关注一个优点,请你优先关注有远见的。
那么,什么大公无私,清正廉洁,高风亮节,一尘不染啊,这些特别重要,但是有远见,这些优点才闪光,如果没有远见,鼠目寸光,看不清未来,这些优点只能起副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