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说结论:梦想是一个奢侈品,不是必需品。
在我们很小的时候,大人们会问这样一个问题:你的梦想是什么?有些人说我想当科学家,我想当警察;有些人说我想环游世界,我想开家小卖部;有些人说我也不知道....想当科学家警察的看到大人们满意的笑了,想开小卖部的听到大人们说童言无忌;说不知道的,可能感受到大人们对回答似乎不太满意。
问小孩子,你的梦想是什么?是一个愚蠢的行为。因为以小孩的视野,他回答出的,几乎只能是他视野内所能看到的东西。而大人的情绪反应,却让他们意识到,梦想似乎是个很重要且非有不可的东西,不够厉害的,或者没有都是不对的。
随着孩子逐渐长大,他也许能找到更切实际的梦想,也许不能。我初中班主任,特别强硬的要我们把自己的梦想写在卡片上,然后贴到教室墙壁上示众。我没有梦想,但我也不能交白卷,于是敷衍的写上了“律师”,只因为当时《律政佳人》这个电视剧特别火。直到现在,我依然觉得那张写了伪梦想的纸条是个耻辱,因为它提醒我,当时的自己骗了自己。
有梦想是一件好事,它像一盏照明灯指引着方向。人生数十年,遇到的暗路何其多,一直亮着的灯何其难得。但万一真的没有呢?找了很久找不到呢?我就是没有对某个职业的向往,我就是没有对某件事的执着,我...该怎么度过这一生?
我曾经试图把某个人当成指明灯,好像一直追逐,就不会迷失方向。但我发现,一旦交集越来越少,那种激励的作用就越来越小。而且,这种追逐还会产生副作用,你会太想追逐她追逐的,而走上了根本不适合自己的路。
我没有梦想,该如何度过这一生?
其实很简单。为什么人生追逐的非要是长远的实体或是状态?为什么不能是一种感觉?
仔细回忆你产生这种感觉的时刻: 这件事不是必须做,甚至在别人看来无意义且麻烦,但你就是内心充满亢奋,熬夜都想把它做完。做完之后,不管别人怎么评价,你自己已经心满意足。
我仔细回想有这种感觉的时刻:当我考驾照学车被虐,我会激动地熬夜把这惨痛的经历写成段子。当我体验了一款时下正火的二次元app,我会反复修改写一篇充满个人风格的体验报告;当我承担了一个重大且很有成长的产品设计工作,我会几天几夜不睡觉尽力把它搞定。
我对新鲜事物好奇,我热衷感受生活,我喜欢二次元,喜欢互联网,喜欢记录。这种“激动时刻”的积累,引导我找到自己的大方向,也帮助我串起这一生。对你来说?你的”激动时刻“和“大方向”是什么?
没有梦想/目标很容易迷茫,间歇性踌躇满志,持续性混吃等死。我常常想自杀,觉得自己活不到28,这人生没有目标太漫长,太无趣了。我总是把眼光看到很远,很想要一个恒定不变的指明灯,没有这盏灯,我就不知道怎么活。
那其实,犯了本末倒置的错误,人生可以是一段一段的“激动时刻“体验,这些体验最后点亮了梦想/目标这盏灯。追寻体验是一个主观性很强的动作,所以你不会处在消极被动的状态;就算追寻的过程中,会有挫败,这又是新的体验,而这个体验会让你的目标体验更加丰富。
我很喜欢高中语文老师讲过的一句话:书中作者精神的遨游,往往建立在现实的苦闷之上。当你在寻找”激动时刻“的途中遇到挫折,享受它,战胜它!自己精神的遨游将会更加畅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