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晨1:35,无法入睡,也许是咖啡的缘故,真不该今晚夸下喝拿铁不会睡不着的海口,结果……
爬起来,打开灯,写写这些日子里的一个小故事。
年初五晚,在老师家吃完饭回家途中的地铁上,我沉迷于看书,快到站在时候,一个小伙子问我看的是什么书,他说已经看了我手上的书很久,觉得有用,想买一本送给他朋友,于是想知道书名,我就把书封面让他拍了照片。一交流,才发现他是个外国小伙子。中文讲得实在太溜了,而且带着口罩,而我有专注关于书的交谈,一下子没留意他居然不是个中国人,而我还和他聊了一会会天,用中文。惭愧自己当年学得很好的英语都还给了老师。
就这样,彼此因书结缘。年初六他问我做什么,我邀他一起去琴社参加个非正式的雅集,听听古琴曲,没想到他还真是去了。和老师同学们的交谈很顺畅,没有太多拘谨,只是每次回应完其他人的问话后都会看看我。我虽没问过他年龄,却在介绍他给老师琴友们时就直接说他是位中文说得比我还好的90后帅小伙。也真巧,琴友们在一些话题交流时还真问到了他是个90后。让我诧异的是他还知道中医的针灸、拔罐、穴位等养生之道,了解些中国传统文化,还能入乡随俗地说到“老家”、“拜年习俗”等等中国语言中的大白话。去琴社的那天他本应到点就走的,后因老师在弹琴讲解琴曲未结束,他便很有礼貌的听完了再走,哪怕已经延误了他预定的时间将近半小时。
而后,初八、初九都跟我在微信里聊天,问我何时有空见个面想请我吃个饭。恰巧一连多天都有事忙。直至前天他再问我的时候,我看周日晚恰好空档,就应允了见面。由于他中文讲得很好,我们的沟通毫无障碍,而且他也一再强调请我吃饭没别的意思,只是谢谢我告知他书名,还邀请他听古琴曲。聊天的话题也都很简单,再加上他只是个90后,而且从他的眼睛(眼睛很好看)里看到的都是纯粹,我也没什么防备之心。心想也算是在这个城市里结识多一个朋友,这样也挺好的。
今晚他和朋友吃披萨的时候发信息问我是否在跳舞。我说今晚是琴课,不过心里也暗叹他记性真好,还能记住我说过自己的一些兴趣爱好以及时间安排。由于信息上的交流出现了点脱节,以至于他认为我琴课后有空见面,而调整了他的安排。我觉得挺不好意思的,而且也不愿意欠别人人情(上次他请了我晚餐),就请他喝了杯咖啡。也不想让他赶不上地铁末班车,又满足了他因理解错误而调整时间来和我见面的愿望。
与外国朋友的交往,就是有什么都可以直接问直接说,倒还不会有什么压力,不用猜来猜去,就是我喜欢的沟通方式。
不过,今晚送了他到地铁口(本来他说要打部的士顺道送我的,我没让,尽管他说是因为听到我说晚上风大会冷,而且他也只是打车回家顺一下路而已)后,我走在路上,凉风轻拂脸颊时,我突然觉得见面有点频繁了,哪怕我的初心只是不忍心让年轻人失望。不过挺有意思的是,回到家我看到他发来的微信说“由于今晚见了面,这周他就不再要求见面了。当然若是我想见也很好”。哈哈,真是个可爱的小伙子,当然我也不得不赞叹他居然能这么直白地说出来,而且还说出了我心里突然想到的。
或许我会有担心,也会有敏感,因他从不问我年龄只是在我说他年轻时他回复了句说我也很年轻(天,我还年轻的话那真是不一样的心境啦,呵呵),他还问过我的兴趣爱好是什么,说有空时也可陪我一起爬爬山、散散步(他发过一句“I can accompany you if you are one person ”)。我觉得异性朋友之间若不是很熟的就应该不适宜相约而行。但是否也像他所说的中西文化有差异呢。也许我的担心是不对的,我应该把头脑里的念头都放下,跟随内心过。
不管怎样,单纯地活在当下,就是一份纯粹的幸福。无需多想,善待生命中出现的人事物,安享生活中的平凡时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