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朋友,今天打电话给我,聊起了孩子的期末考试成绩。
她女儿上初三,这次考得还不错,班级第四,年级44。
奇怪的是,她对单科分数以及科目总分居然都不清楚。然后,她问我北大清华的录取分数,意思是女儿将来应该是这个方向,我向她解释了一通,普及了一下基本的概念,比如985、211等等。我说女儿应该继续努力,将来有机会上211。
这个朋友小学没毕业,她老公初中没毕业。两个人是做地坪工程的,平时都特别忙,经常要加夜班,有时候一天都见不到孩子。
那么孩子是怎么管理的呢?
他们有三个孩子,老大男孩,智商低,勉强上完初中,有时候跟他们一起在工地干活。老二就是这个上初三的女儿。老三也是个男孩,贪玩,学习成绩很差。
小学的时候,老大去接弟弟妹妹放学,然后由他给弟弟妹妹做饭。等妹妹上初中了,妹妹就负责给大家做饭。
朋友女儿上小学的时候,我去过一次他们租住的地方,那是个只有二层的老房子。有点像《长江七号》里周星驰住的房子,一半处于拆迁状态,只剩他们这一户人家还没搬走。里面破旧不堪,做饭的地方和睡觉的地方在一起,孩子写作业是在一张门板上,只能趴在上面写。我当时还拍过张照片,如果发到网上,想必会火吧。
两口子后来挣了点钱,买了房子。但孩子学习环境却没多大改善。孩子爸爸有点重男轻女,从不关心女儿的学习。
他家的环境通常是这样的:
老大回到家,拿起手机,打开某个直播间,就开始聊天。
老三放学后,叮叮当当,乱玩一会,然后就打开家里的电脑玩游戏。
爸爸如果在家,就会在客厅支上麻将,吆五喝六,烟雾缭绕,吵闹的不行。
在这样的环境下,这个女孩是怎么学的呢?
每天回到家,如果爸爸妈妈不在,女儿就先做饭,吃完后,她自己在阳台上的一张桌子上开始写作业。
没人督促,没人管教,女儿就认真的在那里学习,不管外面多么吵闹。
我经常想,这个女孩的自我管理能力是怎么形成的呢?
很多家庭都在发愁孩子不好管束,不认真学习,还气出病来。很多父母也下了不少功夫,看了不少书籍,听了不少课程,可是孩子的管教问题还是令他们头疼。
我想这种自我管理能力,是一种能成为优秀者的品质吧。
欣慰的是,这个女孩仿佛是天生就具备这种品质,或者开慧得早,唤出了内心的使命感,也未可知。
我想我应该帮助下她们,至少给孩子推荐些书籍,或者提供点建议。这种家庭成长起来的孩子如果视野一旦打开,她会有很强的目标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