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媒体兴盛的时代,知识付费现象已普遍存在,那么从角色换位来看,行为主体就是获得收入者,将其能力等资源进行变现的过程。
凡是用你的能力赚钱变现,其核心就是一条,即都是能给别人提供价值,让别人才能付费,换取劳动报酬。
对于写作者来说,也自然希望能够帮助别人,实现自己的价值,通过收取一定的费用作为回报,这是公认的产品或服务交换的市场法则。
那么,写作变现有哪些方式和途径呢?
2月5日晨间,作家林希言老师在视频号上分享了她关于“写作变现的方式,以及踩过的坑”。
现将本次直播内容做一个总结和梳理,便于学习和记忆,也供有需求者参考。
一、写作变现的几种方式
1. 投稿变现
首先要了解两种思维模式。
其中一个是“拐杖思维”,即把所有的希望都寄托于某一课程,认为只有报课学习,听老师的课程,才能或者就能够达到目标,满足预期。
对写作变现来说,如果靠投稿变现的话,唯一的标准是你写的内容要足够地硬、完全地符合平台的调性。
另一个思维叫做“打工思维”,即只有投入时间精力、体力脑力的时候,才能有收入。
如果哪天不干活了,就没有收入来源,也就是没有“睡后收入”。
显然,投稿变现就属于如果手停不写了,就无稿费的一种打工方式。
所以,从这点来看,我们还是要多渠道布局,让写作技能发挥更大的价值。
2. 做自己的品牌
依靠写作能力,完全可以打造自己的品牌。
当然,这需要付出,需要做“冷板凳”,需要花时间研究平台的规则,而且最好是自己平时刷什么就做什么,刷出所谓的“网感”,这样才可能做好。
3. 要坚持写
做成任何一件事,都需要咬牙坚持,不断跟自己的惰性做斗争。
只要你开始做了就已经超过了很多人,如果再坚持下去,就超越了更多人,甚至成为1%的那些人。
我们知道,每个平台都有它的作风,可以点开“创作者中心”,学习相关的规则,以及像Vlog、图文等制作方法,还可以关注官方的一些账号,比如“人文鼠”、“变现鼠”之类的,里面有详细的介绍,甚至比课程还要详尽。
坚持做一件事,主要是时间管理问题。
强烈推荐时间管理的一个秘诀是“固定的时间做固定的事”,把习惯养成并固定下来,否则每次做事的时间经常变换,容易自我纠结和形成内耗。
二、避免踩下列的坑
1. 稿件质量无绝对标准。
有些投稿被发出来,不一定是内容写得多么好,而是符合平台的调性。
2. 不要相信写作速成。
人性的弱点决定了喜欢快速成功,短期见效,急功近利,或者为了流量,或者为了好评等等。
3. 做内容创作,要良性循环。
第一,写自己认可的内容。写的内容真心觉得很好,让自己有分享欲,获得心流体验。
第二,发心是取悦自己。先舍掉赚钱和名利的目标,这样就不会追逐热点,不会因为外在因素使自己放弃。
当你目标站在更高的维度上,心里就能化解很多纠结,不再找借口,而是作为留住才华和美好生活方式,就能耐得住寂寞,坚持写下去。
4. 做副业的前提是主业很稳定。
只有稳定的主业收入来源,你才能不焦虑和痛苦,才可能坚持长期主义。
5. 不要害怕行业内卷。
内卷,恰好说明大家都看好它,市场有利可图,也会让行业越来越规范和成熟。
同时也逼迫自己学习和改变。不用关注别人怎么说,只关注自己的内容是否足够好,让自己有成长。
6. 抓住机会,先做起来再说。
生活中有一个“鲁莽定律”:当你感到左右为难的时候,就先把事情定下来,先做起来再说。莽撞的人反而更容易成功。
不要等待一切准备好了才开始。
当机会(不是“坑”喔)来临了,先勇敢地接住它,抓住它,权当是锻炼自己。因为做砸了也没有损失,但也可能做得还不那么差,反正都是让自己成长了。
三、我的收获和行动
1. 知道了“打工思维”和“鲁莽定律”。
在不确定时代,要让自己变成确定性的成长,有必要拥有睡后收入,开启个人品牌建设,考虑多渠道布局,慢慢持续深耕。
既然想做了,就要开始做必要的准备,做一次莽撞者也无妨,人就是在跌跌撞撞中不断成长的。
2. 明确了做个人品牌的初心。
初心决定了能否做长久,能否吸粉和留粉,更重要的是,能让自己开心和充实,获得进步和成长。
3. 着手为做小红书做准备。
平时要多刷多看,学习平台机制和大咖的做法,同时思考自己的关键词如何布局,笔记和素材如何选择等等,计划在四月下旬发布第一篇笔记。
总之,依靠写作变现的方式有多种,但最重要的是,牢记初心,践行长期主义,为他人提供价值,让自己愉悦和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