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羽是楚国名门之后,而刘邦的出身就很普通了。按理说,靠着项羽接受的教育和他的天赋也应该比刘邦强,为何就是这样的项羽都无法获胜呢?刘邦何以得天下?项羽又何以失天下?
先说说项羽吧——①年少立志。项羽小时候什么都只学个大概,学了一个兵法,也没有好好研究。但是就是这样的他,说出了那一番话。秦始皇去会稽游玩的时候,驾大船渡浙江,项羽和项梁一起看。一般人应该不会说什么,而项羽却说:“秦始皇是可以被取代的。”项梁被惊呆了。这为他后来成为西楚霸王铺了一条路。
②起兵反秦。有了大泽乡起义后,项梁也商议着要反秦。在起义失败后,他带着项羽和刘邦一路追到濮阳,定陶等。但是这个时候项梁死了。就有了此后项羽为项梁报仇的③巨鹿之战,也就是那个大家都很了解的成语——破釜沉舟。楚军大破秦军,获得了胜利。然后项羽就④进入关中。谁知道刘邦已经抢先一步进入咸阳。这才有了鸿门宴的出现,本来是有人提出建议要刺杀刘邦的,但是刘邦那里有高手相助,如果项羽同意,刘邦又怎么会活着离开?(可以看得出项羽的疑心是很重的,但是项羽也有点感情用事,没有除之后快。)
说到这里,咱们先停下来,说一说刘邦从年少到鸿门宴时期都做了什么。
刘邦并不喜欢做农活,也不会算账,因此经常被父亲责骂,说他不务正业,不知道该做什么。但是刘邦后来做了一个①沛县泗水的亭长。一次送服役的人去咸阳的时候遇到了秦始皇,就感慨道:“大丈夫就应该是这样的。”(刘邦和项羽在某些方面是相同的,在某种程度上他们都是很有野心的人物。)他后来遇到了吕公,也就是吕后的父亲。当时他宣布了一条规定:凡是贺礼钱不到一千钱的人,一律到堂下就坐。但刘邦就说“我出贺钱一万!”吕公也很喜欢他,就把自己的女儿吕雉徐给了他。
②参加起义。当时刘邦把泗水郡押送徒役去骊山,但是人都逃光了。就参加了起义。遇到了项羽。最后打到咸阳参加了鸿门宴。但是刘邦会用人啊,像张良这样的人都为他所用,再来鸿门宴之前也给刘邦提了很多建议,也为从鸿门宴全身而退提供了条件。(接下来把项羽和刘邦的一起说)
这里提一下项羽为什么要办鸿门宴,是因为刘邦抢先一步攻进了咸阳。按他们的约定来讲应该是谁先攻进咸阳,谁就是王,项羽当然不服气,办《鸿门宴》也是试探刘邦是否忠心的一个方法。
1对比来看,一个疑心太重,但另一个却能好好应对,有备而来。2而且刘邦会用人,项羽明显不会。
项羽接下来就杀了楚怀王,自立为帝,还分封诸侯王,封刘邦为汉王。项羽本来就比较忌惮刘邦,想找个理由灭了他。但是韩军坚守荥阳,楚军也打不进去。自此以后,他们议和后就二分天下。
但是刘邦找准时机,要违约攻打楚国。一开始韩信没有派兵,楚军大破汉军,后来终于派兵围击楚军。在项羽的屋外唱楚歌(四面楚歌),也上演了霸王别姬。项羽也在乌江自刎。
一个好面子,一个更注重事情的真实性。
刘邦何以得天下,项羽何以失天下?这个问题就很好解答了吧。项羽不会用人,还有感情用事。刘邦恰好都没有,反而很会找时机,就这样大破楚军。如果项羽不是因为好面子可能最后会活下来,也不至于如此惨。
刘邦不是比项羽聪明多少,但是相比项羽来说他更会用计谋,算的准时机,他不是没有缺点,但是他的确有能力对付项羽。是的,就是这样的身世差距,刘邦也还是可以打败项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