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文首发在2018年2月3日,公众号:成长的太阳。
1月31日,海银资本的合伙人王煜全老师做客得到,分享了科技浪潮对大众产生的影响等五个话题。没想到王老师谈到了他对区块链投资的最新看法,立志成为合格投资者的自己,当然不容错过了解这位资深投资人的看法的机会,下面是我的一些感悟。
一、要投区块链,必选比特币
“从产业链角度来看,比特币可以买,因为比特币的地位不可动摇,它是市场第一。投资者心中的第一,这种地位要被动摇是非常非常困难的,所以比特币是安全的,其他货币就未必了。比特币的上涨,所以一定会带动起其他很多货币的上涨,但如果跌的时候,其他很多货币可能比比特币跌得很惨。所以,千万不要光看贼吃肉,不看贼挨揍。比特币还是比较安全的。”
我的体会:
相信2016年听了王老师的建议,在3000-5000元之间买比特币的朋友,现在都有10-15倍以上的收益了。关于区块链资产配置,我一直这样告诫自己,99%的区块链创业项目最终都是会失败的,如何避免“血本无归”的危险,自己在资产配置中,坚决按照40-50%的比例配置比特币。
二、慎投ICO,不要选错路
“我(王煜全)看了很多ICO项目,合格的几乎没有,为什么?因为虽然叫白皮书,但其实就是业务计划书。相对白皮书,这些业务计划书省掉了一些不可或缺的内容,比如对市场潜力的分析、对竞争对手的分析、对业务模式、收入模式的分析,而是只讲技术可行我就去做区块链项目了。很多大家追捧的项目,其实是很多认真做研究和投资的风险投资商都不去投钱的项目。如果连VC/PE这些风险投资都不碰的项目,都是完全没有投资经验的人热捧,不出事才怪。在投资上,你得相信专业人士”
我的体会:
当一名专业的资深投资人,对大部分的ICO项目都不看好时,我们这些刚刚入行的新手,哪来的勇气去投那些连风投都不看的项目,我们的钱是大风刮来的咩?
那么下次想投自己感兴趣的项目时,首先要看有没有靠谱的VC的资金入场,这也是刚入门时,选择信任背书的一种方式。另外,可否尝试用ETF的方式来降低风险,也是自己思考的问题,笑来老师近期推出的ETF项目(candy糖果),整合了一些他或者硬币资本投过项目的TOKEN,如果说区块链创业是九死一生,而自己现在的眼光还判断不了谁能增值百倍,谁会血本无归,那尝试在价格低位,买些ETF类的产品,会不会降低系统风险呢?从概率的角度分析,假设3年之后,这只ETF中有20个项目的代币有18个最终结束了,但有2家活下来甚至爆发了,那这只ETF5-10倍的收益仍然可以接受。
三、理顺逻辑线,别被带跑偏
“大多数区块链项目讲故事都是有问题的,比如说,你看我有一套防伪系统,所以我可以做成茅台酒。你看我有一个用户档案追踪系统系统,所以我可以做成智联招聘。你看我有一套每个人的交易信用跟踪系统,所以我可以做成淘宝。其实这个方向是不成立的。但反过来成立,因为我是淘宝,所以我如果加上了区块链,我对人的信用会有更好的跟踪。因为我做招聘的知名企业,加上区块链可以使用人单位对候选人有更准确的了解。因为我是茅台,我加了区块链可以把防伪做更好。核心问题就是区块链创业项目光有技术,但没有能力解决实际存在的问题是做不成的。”
我的体会:
选项目时要看什么?要首先考虑到这个行业的痛点是什么,通过区块链到底能不能解决问题,因为区块链技术,从本质上说,是“历史记录不可篡改的数据库技术”,区块链技术要充分发挥作用,不仅自身技术上的完善不能一蹴而就,而且还要与大数据、IoT(万物互联)、机器智能的协同作战还须时日,更重要的是,在商业模式的探索上也一定会充满曲折。
吴军老师提到过技术进步的第三眼美女效应,也谈过他对未来商业方向的四个判断,分别是共享经济、跟踪经济、合作经济和众筹经济,这四个方向是“应用大数据、IoT(万物互联)、机器智能和跟踪技术,与现有产业合作,使用新技术完成现有产业的升级,创造出巨大的市场和更多的需求。”而每一次时代升级也都是原有产业+新型技术的组合,比如,第二次工业革命:原有产业+电=新产业;互联网时代:原有产业+互联网=新产业。
因此,不要迷信和神话区块链技术可以包治百病,更要用怀疑的眼光来看项目团队的背景,有无行业背景及资源、能力,团队到底是在炫技圈钱,还是在努力尝试现在存在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