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关于S小姐和S先生的故事,我是从朋友那里听说的,故事不带有任何传奇色彩,只是真实得让人感慨。
S小姐和S先生是大学同学,后来日久生情,成了情侣。毕业后,两人都留在了北京工作。半年后,便举行了盛大的婚礼,成为了甜蜜的小夫妻。
S小姐的父母就职于二线城市的事业单位,收入不错,算是中产。因为只有这么一个女儿,所以对其极为宠爱,自小到大饭来张口衣来伸手,如同生活在蜜罐子里,致使她从不知人间疾苦。
S先生的父母是二线城市的生意人,收入可观,算是小暴发户。因为只有这么一个儿子,所以对其极为溺爱,吃穿用度尽量高配,任何要求都有求必应,致使他养成了好逸恶劳的习惯。
两人结婚时,双方父母出资在北京买了房和车,并且每个月给补贴,所以小两口的日子过得很滋润。
S小姐和S先生读的是普通大学,并且刚毕业,在北京找不到太好的工作,只能从基层做起。时间一长,小两口觉得工作又累,收入又低,并且还很枯燥,于是直接辞了职,回归了家庭。
之后, S小姐和S先生以北京消费高为由,让父母每个月增加了补贴,然后过起了逍遥自在的日子。
父母偶尔来北京探视,小两口就早出晚归,假装在上班,所以父母一直被蒙在鼓里。
如今,小两口已到而立之年,每天只是享受岁月静好,从来没有赚钱的想法,也渐渐失去了赚钱的能力。
小两口虽然从不赚钱,但是花钱却从不手软,吃要美味、穿要名牌、玩要高档,总之活得很“高级”。所以,时不时巧立名目向父母要钱。父母就算自己节俭,也是尽量满足子女的要求。
而立之年的子女不付出任何努力,而是以欺瞒的方式心安理得地寄生在父母的羽翼下,显然是不道德的。然而,子女如此不长进,父母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2
春秋时,卫庄公非常溺爱宠姬所生的儿子州吁。州吁长大后,专横霸道,荒淫无度。庄公却从不严加管教。
大夫石碏劝谏庄公说:“疼爱孩子,应当用正道去教导他,不能使他走上邪路。骄横、奢侈、婬乱、放纵是导致邪恶的原因。这四种恶习的产生,是因为父母宠爱得太过分了。”
卫庄公没有听从石碏的劝谏,于是州吁越来越无法无天。最终,州吁作恶多端,死于非命。
两千多年前,州吁让世人看到了什么是血的教训。两千多年后的今天,却仍然有很多父母犯着卫庄公同样的错误。
很多人提倡富养孩子。的确,如果物质条件优越,真的没有必要穷养孩子。可是,真正的富养,并不是物质的高配,而是精神的滋养。
同事小Q常常抱怨,她有一个败家弟弟,而弟弟之所以败家,完全是父母娇惯的结果。
小Q的父母重男轻女思想严重,对女儿要求极为严格,对儿子却宠溺至极。所以,弟弟成了名副其实的败家子。
弟弟不爱学习,所以高中就辍学了。辍学后,弟弟什么工作都懒得干,于是在家里无所事事了两年。
父母希望弟弟将来有安身立命的资本,于是出钱让他学做生意。然而,弟弟没有一点奋斗的想法,也懒得付出任何努力,只是毫无顾忌地挥金如土。
短短五年的时间,家里的积蓄就被他挥霍掉大半,父母不敢再轻易地给钱了。
由于弟弟长得帅,花钱大方,又极会花言巧语,所以深得姑娘们喜欢。一个姑娘以为捡到了宝,于是欢天喜地嫁了。
那些活得很“高级”的男人,的确很容易吸引姑娘们的目光。但是,不太笨的姑娘都会先了解这“高级”背后的真相,然后才抛出绣球。
很可惜,这位姑娘婚后,才慢慢洞悉了真相,但是已怀孕生子,悔之晚矣。
3
弟弟婚后,以做生意为由多次向岳父岳母借钱。岳父岳母认为帮助女婿理所当然,于是毫不犹豫地给了钱。
可是,时间一长,岳父岳母发现,女婿压根就没做什么生意,钱更是肉包子打狗有去无回,于是不敢再借了。
家人见他根本不是做生意的料,纷纷帮他介绍工作,希望他学会自食其力。
可是,他根本受不了累吃不了苦,每次只工作很短的时间就找理由辞职。
弟弟经济来源受限,再加上自己又不赚钱,日常花销大幅缩水,于是转而向亲戚朋友借钱。此外,他偷偷变卖家里的贵重物品,以满足自己高标准的生活。
弟弟每次借了亲戚朋友的钱,就玩失踪,等钱花光了,再现身。
他在外面借的钱,都是父母拼命赚钱来还。家里的妻儿,他从来不管不问,也是父母帮忙照顾。他总是无牵无挂,无忧无虑,活得潇洒如神仙。
即便如此,父母对弟弟仍然娇惯,认为只要他不偷不抢,就无伤大碍。
小Q说,特别希望弟弟有一天能够洗心革面,但是十年过去了,这个愿望也一直没能实现。
很多人认为,当今社会阶级固化严重,上升通道逐渐关闭,寒门再难出贵子。
简而言之,贵子成为了中产及其以上阶层的专利。
但是,身边大量的事实告诉我们,经济条件优越的家庭,未必能养出贵子。
如果父母只是舍得为孩子花钱,或者只是督促孩子考高分,而不重视对孩子品行、修养、眼界、格局等层面的教育,孩子很容易误入歧途。比如:“我爸是李刚”事件中的李启铭,“李天一轮奸”事件中的李天一。
这些案例不可谓不深刻,但是很多父母却不警醒。
能否养出贵子的关键,不是父母处在什么阶层,而是父母的认知处在什么层次。
如果父母的认知只停留在“只要孩子不偷不抢,就无伤大碍”的层面,自然教育不出有出息的孩子。
4
我们公司换过很多个保洁阿姨,能让人满意的却少之又少。
大多数保洁阿姨对工作没有责任心,无论是拖地,还是擦桌子,都是溜奸耍滑,敷衍了事。
后来,换了一位年轻的保洁,大家都对她赞赏有加。因为她很有责任心,每天的工作都保质保量地完成,从来不溜奸耍滑。
她有一个四岁的儿子,孩子幼儿园放暑假时,没有人照看,她每次工作都会把孩子带在身边。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大都很调皮,但是她的儿子特别乖巧懂事。妈妈工作时,他不是拿着抹布帮忙擦沙发,就是坐在角落里安静地看书。小小的年纪便懂得妈妈的辛苦和不易,从不给妈妈添乱。
这是一位寒门妈妈教育出来的孩子,这样的孩子将来就算不出类拔萃,至少不会成为骄奢淫逸之辈。
高尔基说:“单单爱孩子,这是母鸡也会做的事情,可是善于教养他们,却是一桩伟大的公共事业。”
父母只是爱孩子是远远不够的,父母最重要的责任是,把孩子培养成为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
作为孩子,又有什么样的责任呢?就算不能成长为一个高尚的人,至少成长为一个能够自食其力的人。
每个人都有惰性心理,每个人都想不付出任何努力就能拥有梦想的一切。但是大多数人都知道,这是不可能的。
每个人,无论处在什么阶层,只有加倍地努力,才能走向更好的未来,否则只会滑向人生的低谷。
希望孩子们能够早早明白这个道理,不至于前半生蹉跎岁月,后半生无力翻身。
李嘉诚说:“事业上再大的成功也弥补不了教育子女失败的缺憾。”
希望父母们都能出色的完成教养孩子这项伟大的公共事业,不至于中年心生遗憾,晚年徒增叹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