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刻,坐在八月的阳光里,翻看着四年积攒下来的一张张照片、一篇篇随笔、一课课教案,整理、归类,然后给它们一个文件名2011——2015学生,再拷贝到移动硬盘上。
看着闪烁的数据,我的眼睛渐渐湿润了。四年,1460天,35040小时,我和孩子们的故事就这样浓缩成一个文件包,永远地走进了记忆的深处,我知道几年、几十年后,也许他们彼此连名字都会相忘于江湖,但曾经哭过的笑过的日子,一定会历久弥新。
家校书信夹——温暖沟通的印记
四年,我给家长们写过多少信,记不清,但是这第一封信,我刻骨铭心。 那是2011年的9月3日,开学刚刚三天,有家长用一个陌生的号码给我发了一个短信:放学时怎么有主科老师不送队?怎么有老师普通话不标准?字里行间有不满,其实,我心里明白,家长们在挑刺。因为那一年,我和数学老师都是从外校调入百年附小的,这里的家长当年都出了不菲的赞助费才有了孩子入学的机会,我能理解家长的心理,但当时城区教师调配,三分之一的老师都进行了流通,这是不可改变的事实。我想:去查谁发的信息没有意义,解除他们的顾虑才是最重要的。于是,我情真意切地给家长们写了一封信: 也许您会觉得来自不同学校的老师之间一定有差异。其实这样的担心是正常的,但,是不需要的。每一个老师都有每一个老师的责任心、事业心,也许教学方法不一样,但是作为教育人的心是相通的。 我相信,每位家长都希望把自己的孩子培养成最优秀的人才,并且愿意在培养孩子上花时间,花精力。我也深信,只要我们团结协作,多多沟通,时时交流,建立一致的培养目标,教育方法,在新课程改革的浪潮中实现“学生、教师和家长共同成长”,那么您的孩子一定会朝着我们期待的方向发展。因此,请务必同老师保持一致,给予老师积极的配合与支持。老师是人不是神,如果有不同声音,可以通过电话或者邮件,当然也可以是QQ、微信和老师直接沟通,切忌在孩子面前议论老师,要努力引导孩子养成正确的评价观。 为了实现我们共同的目标,我真诚地希望能听听您对我的要求、建议和希望,也希望您能为我们三(5)班的建设提出宝贵的建议,我的邮箱是dianxin911@sohu.com。 …………
“精诚所至,金石为开”,接下来,我根据家长们的职业以及兴趣爱好,开通了班级选修课程,请家长义工进课堂,参与班级课程设置、班级管理,就这样,家长委员会领导下的“家长讲师团”、“家长外联社”、“家长读书会”应运而生。打开教室大门,让家长自由地进出,全方位地参与班级活动的策划与推进,有效地融洽了家校关系,这样的教育合力显然是学校教育最最需要的。
四年来,家长义工先后开设了摄影、动漫、木刻、书法、插花、蛋糕制作等二十多门微课程;带领孩子们去上海、无锡、扬州、南京、山东、西安、深圳等地,感受祖国博大精深的文化,丰盈人生体验;7月11日,在家长委员会的组织下,67名孩子,100多个家长,在海安盈拓素质基地,用亲子活动的方式为我们的小学生活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回忆起这一路的历程,哪一次活动离得开家长们的支持?从不满到融和,是“一切为了孩子们的共同愿景”让我们心无旁骛地陪伴着孩子们共同走过。
学生创意夹——拔节成长的足迹
打开这个文件夹,我的眼前又闪现出陈语那稚气的笑容来。 刚刚升入三年级的孩子们懵懂而又灵动,带领他们走上共读共写之旅,一个人有些力不从心。于是,我想到了陈语,一个特别能说的小姑娘,她的爸爸妈妈是中学老师,于是我把金波、金子美玲的诗歌推荐给她,让她挑出最有趣的诗歌,和爸爸妈妈先读,在爸爸妈妈和老师的帮助下,制作ppt,主讲一首。
那是星期二的晨诵时间,我特别布置了教室黑板,用最隆重的方式有请小老师陈语,小姑娘不负所望,出色地从作者介绍、作品诵读、小诗意韵、仿写等方面带领小伙伴一起走进了童诗的殿堂,“同伴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看着孩子们跃跃欲试的眼神,我把适合三年级孩子阅读的儿童诗,进行了梳理,排成了课表,每人认领一首,重点阅读,准备有序展示。当然在小老师上课环节,我进行了一点处理,那就是家长文学素养高点的、孩子表达能力强点的排在前面,实现由领→扶→放 这样一个自主学习展示过程。
事实证明,让孩子引导孩子悦读,是有效的。四年来,孩子们自由地穿越在童诗、古诗、儿童小说、名著导读赏读的时光里,通过“悦读小报”、“最强大脑”、“一战到底”、“我读我说”、“班级秀场”等活动,展示自主悦读的风采,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每一个孩子设计的分享教案都是最精彩的。陈柏青的《时间简史》、朱嘉明的《哈佛家训》、林东南的《我眼中的侦探小说》、杨心沅的《我对流行歌曲的理解》、杨臻《梵高的传说》都成为我们资料库的经典。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更不如授之以欲。”当孩子们的兴趣被激发的时候,他们对阅读、对分享的理解就被赋予了新的意义,他们学会了合作、学会了竞争、学会了表达,更拥有了自信,因此,五六年级时,我们语文课第一课时、品德与社会课程,已经全部由孩子们包揽了,这一个个稚气的课件不正是他们成长的标志吗? 谢谢孩子们,给我留下这宝贵的财富。
班级故事夹——唤醒心灵的童话
四年的时间有多长,我们的故事就有多长。 还记得我们的班徽、班歌吗?还记得我们的班币、班规吗?还记得那次集体0分的考试吗? 往事一幕幕,心事一行行。
怎能忘,陈柏青不慎把打扫用的小红桶扣到头上,上课铃响了,急得像无头的苍蝇在教室里乱窜;
怎能忘,邰瑾文一个劈叉,把裤子撕成了两半,无奈地用两手捂着屁股,沿着墙角让教室里挪的尴尬;
怎能忘,徐天扬体育课回教室,发现同学“偷”喝了他的矿泉水,“哇哇”直哭的傻样;
怎能忘,蔡梓恒和高炜杰在撕名片大战中,扭在一起,互不相让的快乐时光。
怎能忘,不能忘!
忘不了,2011年的教师节,李芳州用白卡纸折成的纸盒,里面有铅笔写着:送给我喜欢的石老师。
忘不了,2012年中秋节的深夜,杨心渝传来的一张图片。照片上,她倚在一个长方形的木板上,上面有这样的两行字:石老师,双节快乐啊!那一年好像国庆中秋在一起。
忘不了,2013年七夕的早晨,郭琪按响的门铃,他的手里拿着一串木刻,清清楚楚的是一个“石”字,这是他在香港挑了很久的礼物。
忘不了,2014年我的生日那天,陈谊桦铮说:“一直以来都是你给我们过生日,这次我要送你生日诗。” …………
坐在光阴里,一页一页地翻开你们的故事,目光定格在我们的毕业纪念册上。为了这小小的册子,编辑组的夏昕晔、曹凝萱、冯王纯、任轩羽等同学,定稿、选照片,联系打印社、承担文字校对,把我们共同的四年学校生活详细地记录了下来。真的是好细心哦,“师恩难忘”、“同学情深”、“多彩生活”三个板块,原生态地记录的是我们一起走过的日子——2011~2015年度,同学们用生花妙笔写下来的光阴故事。
还记得纪念册里的这几张创意照片吗?那天大课间,无疑看到操场上体育老师画的大大的圈形,赶紧把你们喊来,我们围着这个圈,或坐或卧,或举手或伸腿,以万人迷的表情留下了小学生活最灿烂的一瞬间,特别是我们男女生分列,用姿体写下一个大大的六(5)时,我的心满满的是感动和祝福。^_^
谢谢孩子们,给了我最美丽的四年时光。四年来,我们就像相亲相爱的一家人,一起学习一起成长,我相信无论你们走到哪里,你们都不会忘了自己是附小人,都不会忘记我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六(5)班。
中学就要开始报名了,这几天q群里、微信群里大家都有了一种难以言说的情绪,因为新的学校新的班级新的伙伴,必然会带来不一样的感觉,然而,这就是生活。“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祝愿你们在新的人生路途中,一帆风顺,我在附小等你们回家!
再见了,孩子们;再见了,我们的六(5)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