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晋时期,有一位大诗人,名叫陶渊明。他本有一份彭泽县令的工作,工资不高却也能养家糊口。但陶渊明厌倦官场规则,不肯侍奉得势小人,为区区五斗米而折腰,于是就回家种地去了,他的气节被千古传颂。
我今天要讲的是一个法国大画家的故事,他和陶渊明一样有骨气。
那是1814年,中国的嘉庆年间,在法国诺曼底省的一个小乡村里,一个普普通通的农民——老米勒,喜得贵子。老米勒给这男孩起名叫做弗朗索瓦.米勒。
小米勒酷爱绘画,从来没有人教过他,可他笔下的人物栩栩如生,呼之欲出。所有见过他画画的人都赞叹不已,对老米勒说:
“送你娃去学画吧!这娃待在农村真是可惜了!”
说的人多了,老米勒也动了心思。可是农家哪有闲钱送儿子去学画啊?这一耽误,小米勒可就二十岁了。此时,米勒家的姐妹也都长大嫁人了,没了繁重的经济负担,老米勒就又动了送儿子学画的念头。听说瑟堡县城里有一位远近闻名的大画家,名叫莫希尔。老米勒就带上儿子就去拜访这位大画家。
到了莫希尔的画室,老米勒恭恭敬敬的呈上了儿子的画,莫希尔看后良久无言,长叹一声!
老米勒一听,心中暗想:这准是没有看上啊!顿时,失望极了。可没成想到莫希尔说道:“老米勒啊!怎么现在才把孩子送来?你可把孩子耽误了!”老米勒又是惭愧,又是欢喜!他连忙双手呈上学费,请莫希尔先生教自己的儿子绘画。
这小米勒不愧是农村娃,不怕吃苦,勤奋好学。没过多久,莫希尔先生的本事就教不了他了。县官看到米勒画的好,就决定每年资助他200法郎,让他到巴黎学画。能够得到这个千载难逢的好机会,小米勒欣喜若狂,决定回家禀告父亲后就出发。
可万万没想到,小米勒到家了,老父亲却已经患病身亡了。操办完父亲的丧事,小米勒十分消沉。这时,他的外祖母鼓励他:“小弗朗索瓦!你一定要去巴黎!做一个画家!”这小米勒自幼对外祖母的话言听计从!是啊——“画家”是米勒的梦想,若是放弃了这个机会他会后悔一生。
23岁的米勒到巴黎后,师从德拉罗什。他依旧和以往一样,白天发奋学画,夜晚努力读书。可米勒的同学,那些势力眼的城里人,他们看不起米勒,嘲笑米勒是“山里人”“乡下佬”。德拉罗什老师也不喜欢米勒,说他不懂装懂。受尽白眼的米勒同样也不喜欢巴黎,唯一值得他留恋的地方是卢浮宫的绘画。在米勒眼中巴黎是毫无生机的沙漠,卢浮宫才是绿洲。
米勒在巴黎以卖画为生。
那时,巴黎的有钱人喜欢浪漫主义,表现在绘画上就是——裸体女人和王宫贵族,为了赚钱,米勒也不得不去画裸体女人和王宫贵族。可是大家想,让一个农民娃去画王宫贵族是不是有难度?任何事情都一样,你没有生活就很难画出神韵来。于是米勒只好专画裸体女人。
一天,米勒走到一家画廊,见有他的画在出售,就停下来仔细端详。不曾想,却听到有两个人在一旁小声议论。
一个人问:“这时谁画的?”
另一个人不怀好意地哧哧地笑着说:“还有谁?这是那个只会画裸体女人的米勒画的啊!”
“哎呀!丢死人了!”
米勒听了,脸刷的一下子红了,他羞愧到抬不起头来。就算是同学和老师笑话他是乡巴佬,他也没有感到过这样刺骨的羞愧——“只会画裸体女人的米勒!”这句话像刀子一样扎在他的心口,疼的他坐立不安——我这是图啥呢?要是就为口饭还不如回农村种地呢!夕阳西下,米勒徘徊在巴黎的街头。没人看到他泪水肆意流淌,因为他想起了父亲那破烂的衣衫,想起了祖母那在风中飞舞着的白发——他们要是知道小米勒现在的样子,会不会后悔送这个孩子学画呢?父亲一定会愤怒的吼:“这画的是啥?还不如回家种地呢;外祖母一定会羞愧的捂住自己的眼睛。
米勒无声的哭了——“当一个画家!”外祖母的话在他耳边响起。
35岁的米勒下定决心,离开巴黎,带着妻儿来到了离巴黎80公里的巴比松村。对城里人来说,这是个贫困闭塞的农村,可对米勒来说,他又回到了自己的家!他在这里一住27年,在这里他找回了平静和自己的艺术方向,还认识了志同道合的画家柯罗、卢梭等人,后来,他们一起被称为“巴比松七星”。在这里,米勒上午在田间耕作,下午在家里作画。农民们都爱他的画,可买不起。于是,米勒过着贫穷的生活,经常买不起颜料,只能用自制的炭条作画。
米勒的《晚祷》就是在这时候完成的:夕阳西下,一天辛勤的劳作结束了,一对农民夫妇刚听到远方的教堂钟响,便自然而然地、习惯地俯首摘帽祷告。这幅画画的太好了,当时有人出一千法郎买了这幅画,这可是米勒卖画得到的最多的钱了。
米勒死后三十年,《晚祷》终于被世人所理解。这时候,法国人发现本国画家米勒的作品居然全被美国人买走了,他们愤怒了,就用80万法郎将《晚祷》买回本国。不知道米勒知道这件事会怎么想?辛勤劳动的农民仅得温饱,却站在土地上感恩上苍。《晚祷》画的就是米勒自己啊!
这就是乡巴佬画家米勒的故事。他生前,人们不懂美,说他是乡巴佬;他死后三十年,人们看懂了他的画,称他为“巴比松派”画风,每幅画卖到上百万法郎。他和陶渊明是一样的人,无论是人品、艺术成就都是我们终生学习的榜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