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情 这部电视剧 让我们看到了 国家改革初期的难易程度,如果没有前人栽树,就没有后人乘凉这一说法,更能理解新政策推广的难度。
第一次尝试吃螃蟹的人 是要拿出多少的勇气 ,这种勇气 只有在小毛孩的时期,才会初生牛犊不怕虎。
所以说敢为第一 的人 更容易被记住 。
电视剧《山海情》中的马得福 就是成为吊庄整村移民的第一人。
国家要求3个月内 把整个村里的人全部都移出涌泉村 。
马得福 刚开始也觉得移民是有些难,但也没觉得这是一件有多么难办的事,因为他知道,让村里的人走出大山,能让生活变好,只要让他们明白这一点,他们自然是会愿意的。
所以当他父亲马喊水 交待他 不要出声,不管村民怎么刁难,怎么骂他们祖宗,都不要吭声,马得福还是忍不住跟村民解释国家的政策有多好。还讲了很多规划 ,描绘了未来蓝图。
这些村民认为这些再好,现在也是看不到的,还得不到保证,另外额外还要拿出2000元 (当时很多人都拿不出来),而且眼前还有一堆的麻烦事情,抛下一切已经拥有的东西,从头开始,对他们来说太难了,真的难以接受。
村里的老人最难最难接受的部分就是故土不在, 永远不在,扎了一辈子的根要断了。
就算你马得福把未来说的到底有多好,都没有用,老人建议,愿意搬迁的就愿意搬迁,不愿意搬迁就不要勉强。
但上面的指示 必须整村移民,所以事情就变得格外的难办。
遇到这样的事情 ,常见的做法有三种:
1.)放弃 ,称他们为刁民,然后拂袖而去 。
2.)死缠烂打, 不停的劝说 ,直到你同意为止。
3.) 威胁 /诱惑 逼迫 直到你同意为止。
第一种做法,被领导认定为你无能 ,以后升职加薪,就轮不到你。
第二种做法,会被别人讨厌,自己也会心疲力竭。
第三种做法,也是最容易引起纠纷的 事情,在生活当中,我们也不少见,这种处理方法 ,隐患不少。
电视剧中 马得福 是有良知的人,所以也做了普通人常见的前两种做法 。庆幸身边的人不断的鼓励他,才让他找到一种皆大欢喜的方法。
前两天看到生财有术 明白 老师 的一篇文章:关于认识失调
人为了改变认知失调的矛盾,做出任何行为,都是合理的。
借用他的案例解释:
认知失调: 当我们的认知 (想法、态度、信念、意见)与事实不一致时,就会导致失调。 人就会不舒服,我们就会想办法减少这种不适感。
一个 狐狸吃葡萄的 经典案例 分析 :
狐狸想吃葡萄,但它发现够不到 。
想吃葡萄,是想法(认知)
够不到,是事实
想法和事实,发生不一致,狐狸就认知失调了。
于是,狐狸就不舒服。
为了减少这种不适感,狐狸就需要做一些改变。
现在 --
葡萄是酸的,是想法(认知)
够不到,是事实
狐狸改变 了想法,它的认知失调被平衡了。
转变思维方式
狐狸想吃葡萄 ,要改变认知失调: 转变思维
狐狸够不到葡萄,这是事实,它可以想办法 借助工具,借助第三方 ,
例如找树枝,找猴子帮忙
这样
想吃葡萄,是想法(认知)
吃到葡萄,是事实
狐狸改变了行为,它的认知失调,同样被平衡了。
于是,它心理也舒服了。
村民不愿意 离开村庄 ,他们的理由很充分,站在他们的角度思考,很合情合理,没有对错之分。
这时候就需要利用沟通心理学的方法,认可他们的情绪,寻找另外一种思维方式让平衡他们的认知失调。
当马得福父亲 马喊水 把村里的背景告诉马得福 :这个村里 有两个姓 :“李”姓 和“马”姓 。
以前兵荒马乱的时候 “马”家的祖宗 是从 其他地方逃难到 大山里, 只有 “李”家祖宗 热情招待了他们,并把他们当成同村人对待,才让 一路逃荒的 “马”家祖宗在这大山里有了归属感。 “马”家祖宗 立下誓言 让 自己的下一代 都要供奉 两代 祖宗“马”家老祖宗 和“李”家老祖宗,让他们 世世代代记住,人不能忘本。
而对于“李”家来说,他们 世世辈辈都生活在涌泉村 ,根扎的很深,难舍难分。
有了这种背景的理解 ,才让 马得福 真正的 去理解 了 村里老人为什么不愿意离开。
最后马得福打开了喇叭,和大家讲了马家和李家的故事,告诉他们搬出去不是为了断根,而是为了把根搬到更肥沃的地方。那天他送老太爷去医院心里很不是滋味,他们离医院太远了,离学校也太远了!人有两头根,一头在老先人手里,另一头在后人手里,他们去哪儿就能生根。
就是这种思维方式的转变,才让全村移民皆大欢喜。
生活中 ,你认为的人 固执,顽固不化, 是因为他们的认知 没有得到平衡,让他们不舒服。
如果想要跟他们谈判, 就要找到他们的认知方式,去帮助他们转变思维。
转变思维 的前提
例如 家里孩子执意要买玩具,赖在店门口不走 ,很多家长要么一口回绝,硬拉生拽的把孩子带走,还有的看到孩子哭闹不止,就妥协原则,买了一个玩具又一个玩具,孩子也学会了用这招来满足自己的需求。
你 了解 对方的需求 ,这叫作尊重。
如孩子 执意 要买玩具 ,赖在店门口不走 。
你需要了解孩子为什么一定要买这个玩具 ,
--这个玩具跟家里 一样,你看上了哪一点?
-- 因为同学都有,你也想要 ?
告诉孩子 你为什么 不想给买玩具, 不是忽视他的需求,而是因为 时间现在着急, 是因为家里有同款,是因为不想浪费钱 , 是因为觉得他不珍惜玩具, 再告诉他,怎么才可以买玩具。
通过这种方式,让孩子 明白你想法, 也让他认识到他的问题所在,才能真正改变他的行为。
最后
撒切尔夫人说过 --
你要小心你的思想,因为他会变成你的语言。
你要小心你的语言,因为他会变成你的行动。
你要小心你的行动,因为他会变成你的习惯。
你要小心你的习惯,因为他会变成你的命运。
不管是自己 ,还是孩子,还是他人 ,转变思维方式,把事情都往好的方面去想,才能事半功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