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读《孝经》每天一篇之二三(诸侯4)

用天之道,分地之利,谨身节用,以养父母。此庶人之孝也。故自天子至于庶人,孝无终始,而患不及者,未之有也。

星期三的早上,上班前先完成读书学习的小小任务,属于自己一个人的履行日行一善,力争继续沿着反思深思并写作的路径每天进步一点点成行。

顺应上天春、夏、秋、冬四季变化的自然规律,分辨出土地的不同特点,而且要注意行为谨慎节约俭省,用这种方式来供养自己的父母,这就是咱们平民百姓应尽的孝道啊!因此说上自天子下到老百姓,不分贵贱等级在行孝事情上都是无始无终没有止尽的。(按照正确的方向做好了)如果还有人担心自己没有能力尽孝,那是不可能的啊。

这段话深入地揭示了孝道所蕴含的质朴本质与平等理念。从平民的角度来看,孝道就体现在日复一日的辛勤劳作和脚踏实地的生活当中。他们把奉养父母这件事,自然而然地融入到生活的每一个细微瞬间。每一次为父母准备饭菜,每一回关心父母的冷暖,都是孝道在平凡生活里的真切体现。

孝道不会因为一个人的身份地位而有所不同。无论是高高在上的天子,还是普普通通的百姓,每个人都应该能够依据自身所处的环境和条件,去践行孝道。这意味着,孝道分明就是一种跨越阶层、人人皆可为之的美德,而且尽孝的关键在于我们自己内心的真诚与用心,并非仅仅是给予父母多少物质财富了。只要心中时刻怀着对父母的孝念,就没有做不到尽孝的道理。哪怕一个人的生活钱财并不富裕,哪怕没有能力提供奢华的物质享受,只要有那份真诚的孝心,就一定能让父母感受到温暖与关爱。

这也给我们带来了重要的启示。孝心并不体现在那些盛大而隆重的形式上,它更多地隐藏在生活的细微之处。或许只是在寒冷的冬日为父母递上一杯暖茶,或许只是抽出时间陪父母聊聊天、散散步,又或许只是一句简单的问候,都能让父母感受到子女深深的爱意。在如今这个快节奏的现代社会里,这种返璞归真的孝道观念显得格外珍贵。它就像一盏明灯,提醒着我们,孝敬父母并不是一件遥远而难以实现的事情。相反,它就始于我们用心生活的每一个当下,源于我们对父母最纯粹、最本真的关爱。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