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常说,看一个人,不要看他从哪里来,而要看他向哪里去。意思就是要以发展的眼光看问题,看人,不要抓住他人的历史和过去不放。谁没有年轻过,谁没有过不堪的青春,谁没有荒唐糊涂放荡不羁的时候呢?
互乡难与言。童子见,门人惑。子日:与其进也,不与其退也,唯何甚?人洁己以进,与其洁也,不保其往也。(语出《论语.述而》)
互乡是个地名,据说这个地方的人性格比较怪癖,很难与人沟通。按照现在的话,就是很难跟他说话交流。孔子一直比较厌恶和文明没有开化的地方的人交往,但是这次似乎有点例外。互乡来了一个乳臭未干的小孩子,孔子竟然破天荒地接见了他。弟子们都感到很困惑,不明白老师这样做的原因是什么。
孔子那时教学没有教科书,都是采用问与答的形式。
弟子遇到问题无法解答,就来向老师询问请教,老师作答,这样的方式就叫“学问”。你没有困惑,没有问题,不去观察思考,提不出问题,再高明的老师也教不了。
弟子困惑呀,就来问老师。您不是不愿意与没有文化,不懂得礼仪的人交往吗,为什么今日破例接见了这个从穷乡僻壤来的小孩子呢?
孔子怎么回答?孔子教学,向来的方针是有教无类,只要你有问题,只要你怀着真诚的态度来学习请教,我都愿意诚挚地回答你。那么这个从互乡来的小孩子,是怀着真诚的心态来学习请教的,我又怎么能够拒绝呢?
“与其进也,不与其退也”,进是进步,退是退步。我之所以愿意接见他,是看到他当下的现在的,好的和进步的一面,而不是追究他曾经生活在不懂礼数的地方,差的和退步的一面。待人接物,做人做事,这样做有什么过分和不能理解的吗?难道就因为互乡那个地方民风不好,就一竿子打死,认为那里所有的人都不懂礼数吗?
这个孩子之所以来拜访我,就是怀着一颗摒弃过去,努力向上的心,清洁自己过去的污垢,改变自己的错误,来追求进步。我看重的正是他勇于“洁己”这一点,知道自己曾经做得不对,如今想要去追求美好的学问道德,我为什么还要抓住他的过去不放呢?
每个人生活环境不同。就比如我,从小跟随父母亲转战油田会战,从大庆到江汉,再从江汉到中原,父母忙于工作,油田建设时期教育资源和教育质量都很低下,我基本上就是一个没人管束的野孩子,以至于年轻时沾染了一身坏毛病。
但这能说明什么?孔子也没有受过良好的正规教育。3岁时随母亲被逐出家门,流落街头,小时候玩的游戏都是下等人祭祀死人的游戏,一个单亲家庭甚至连温饱都是问题。但这并不影响孔子学习,并不影响他追求上进的心。
孔子也是个来自穷乡僻壤的苦孩子,也可能犯过各种错误,所以他通过自己的人生经历得到一个启发,他非常清楚人是具有强大的可塑性的。
先天的条件固然重要,但孔子说“人非生而知之,皆学而知之”,成就人生最重要的不是先天,而是后天的学习教育、建构造就,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包括不断地政正错误,此乃儒学根本精神,而所谓人性、人道、善行均由此而获得。
孔子的弟子纠结于小童子过往的黑历史,而认识不到人是会在成长中不断走向道德的自我完善。而孔子则看到了人具有迁善改过、日新其德的内在动力,从而将现在和过往做了切割,以发展的,动态的眼光审视当下,面对世人。即便是互乡这样的野蛮之乡,即使是来自野蛮之地的顽冥不化的小孩子,虽然曾经被动地在环境中被污染,但如今他有了向善的意志和向前的欲望,一个人就可以洁己以进、洗心革面,从零开始,从现在开始,达到人生的一个高境界。
我们身边,经常有生于贫贱而通过个人努力而成功者,在寻常人眼里,总喜欢挖祖坟,刨根问底翻出旧账,黑历史,以此来证明此人今日之成就一定来路不正。这是一种什么样的心态呢?
孔子的观点是“不追问其以往、不逆揣其将来”,就其当前之心,而说当下之话。不去询问追究一个人曾经的过往,那些都已经过去了,士别三日还当刮目相看呢,又何况天地之间万事万物都是不断发展演进的呢?
以端正之态,以客观之心,对人对事,才能真正做到科学公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