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在小院儿的藤椅里,背对着西去斜照的阳光,面前是月季树和刚拔完草的花池,透过百日红的粉花,她看向晴晴的蓝天,淡淡的白云漂浮在空中,从不厌的蓝白色调,使她不自觉地举起手机,景美无需技巧,即惊艳了双眼;站起身再拍摄柿子树、月季花,美景就在眼前,就在有欣赏能力的心里,发给在昆明度假的闺蜜,赞叹不已——咋比昆明还好哩。
三十五六度的高温天气,身上汗津津的她,已数不清这是出的几身汗了,似乎身体里的水分即将蒸干一样,面前石台上放着三个大中小号的杯子,两个保温杯,一个装有藏红花的银杯,从大保温杯里倒出热水,在银杯里晾一晾,喝一口,一会儿再喝一口,喝到胃里,水一点点地扩散,浸润到身体的五脏六腑,舒服着感官,享受着这种舒爽,体悟着当下的感觉。
先生被朋友邀走,到水库边凉爽去了,她惦记小院,喜欢小院,所以她未同去,一人来到小院。
已经过去两个多小时了,从进到小院,开门到房间拧开自来水阀门,打开室内中央空调(计划收拾完小院回屋写日更文),换上居家工作服,一直到现在坐在小院,她没有停歇,就这么在高温炙热的小院里,不停地走来走去,做着她眼里看到的一件件的活计,汗流不止,一会儿用纸巾,一会儿用衣袖,一会儿抓起衣服的一角,擦不完的汗水,却心静如水,真是有钱难买愿意。
每次去到小院,她喜欢把院子收拾得干干净净,整整齐齐,一周来不了两次的小院,又位居这个尘土飞扬的市郊,有灰尘,有落叶,那是老天赋予的自然景象。
你看,户外桌椅上,因下雨刮风,空气中的灰尘和雨滴混在一起,构成灰蒙蒙的尘图;防腐木地面上,竹叶飘落一层;三角梅的花瓣,被风旋到角落,和落叶凑成一堆堆儿;盆栽花已经缺水,等着她浇灌;已经干枯死去的花卉,待她更换下来,栽上新的草花;花池中有杂草,需要拔掉清除……
先拉开长长的浇水龙头,浇向阳光照不到的花盆,看着水在盆土里咕嘟咕嘟冒泡,感觉花草喝上水分的那种畅快。一种幸福感涌上心头,因为她的劳动而使它们得到水的滋润,眼见着不大会儿叶片舒展开来,像是向她展开笑颜。将已经枯干半死不活的草花移出去,换上从老家带来的草花的鲜枝儿,种在盆里,好活好养。用剪刀把粗跟儿的薄荷剪去,疯长的薄荷一片片,老叶已无食用价值,盛夏即把它清除干净,看着月季树下干干净净的样子,清爽舒服。
百日红经过冬日的修剪修护,现在已是满枝粉花,在枝头灿烂地盛开,鲜嫩喜人;柿子树上结满了柿子,密密的柿果压折了枝头,秋天的蜜柿丰收在望。
擦擦汗继续干活,爬藤月季的枝条伸出许多,戴上剪枝手套,把枝条藏进防腐木墙格里,既不耽搁它开花,也不影响家人过路。北瓜的枝蔓长出老高,找出竹竿和细绳,为北瓜向上生长,搭好路径依靠。
邻居的房屋已把夕阳全部遮住,不被阳光照射的月季花和三角梅,终于可以痛痛快快地喝上水了,长长的浇水龙头拉过去,水哗哗地流进泥土,渗进花树的根系,供应娇艳花朵足够水分,有阳光、有雨露,加上主人的勤奋施肥浇灌,繁华似锦那是必然。
借着长长的浇水龙头,将院子洒上水,为清扫落叶落花做好准备,待水半干不干时,一点点儿、一块块儿地清扫;将防腐木亭台用拖布拖一遍,小院彻底清清爽爽,没有死角。
有朋友说她,又不在这里住,每次来都打扫得干干净净,享受一会会儿,就该回家了,何必找累呢?
她说,你不是我,你不会体会一个人想干活想劳动即会享受其中的当下快乐和满足,再说小院一直有人收拾,即便一周来一两次,那和没人收拾,大不一样呢,享受一会会儿,也是享受,那种心满意足足的当下幸福,只有自己能够体会得到。
她坐在热气腾腾的小院里,想着室内的空调还开着,原计划坐在那凉凉的室内茶桌前写文,竟不想起身回屋。就这样看天、看云、看花、看果,看清清爽爽的小院,是那样的沉浸。
她越来越深刻体会到杨绛先生所云,我们曾如此渴望命运的波澜,到最后才发现,人生最曼妙的风景,竟是内心的淡定与从容。我们曾如此期盼外界的认可,到最后才知道,世界是自己的,与他人毫无关系。
是啊,外界的繁华和喧闹,与自己无关,当下,做着自己喜欢的事情,享受着发呆,这是多么安静和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