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六大名柿为陕西泾阳、三原一带出产的鸡心黄柿,陕西富平的尖柿,河北、山东一带出产的莲花柿,菏泽镜面柿 ,浙江杭州古荡一带的方柿,华北大磨盘柿,姬公尖的灯笼柿,藏在深山人未识。
姬川村,当地人俗称姬公尖(鸡公尖),地处皖南歙县上丰乡花果山腹地,姬川村就位于花果山半山腰间,一年四季花果飘香,“上丰雪梨”,“青梅绿梅”,“姬公尖灯笼柿”,“徽州贡菊”,都是当地的名特产,是名副其实的花果山。姬公尖离县城25公里,最高海拔700多米。姬公尖柿子品种独特,因柿子外形似桶式灯笼,而得名灯笼柿。
姬公尖山峰连绵,近处黄澄澄,红彤彤的柿子树,金黄的银杏,贡菊与青松翠竹交相辉映,整个山谷被色彩渲染,像一幅浓墨重彩的油画,我们在油画中行走,秋去冬来万物休,但姬公尖却见一眼念一秋。姬川村种植柿树已经有几百年的历史,许多树龄达几十,几百年的老柿子树,最古老的柿子树有400多岁,堪称徽州一绝。树高达10余米,树干嶙峋,树枝虬劲,弯弯曲曲,枝头挂满一颗颗橙黄火红的柿子,在霞光里通体油亮,鲜艳夺目。漫山遍野都是柿子树,有上千亩之多。每年的这段时间,是村民最忙碌的季节,家家户户都在抢收抢晒。
由于土壤的关系,这里所产的柿子味道清甜。姬公尖山上气候独特,不起雾,不结霜,所以柿饼沿袭原始的制作方法,柿子挂晒过程中不会发霉,不用添加淀粉和任何化学成分,是真正的原生态健康食品。每年深秋贡菊竞放,漫山遍野的柿子橙黄火红,姬公尖迎来最火红的日子,从霜降开始,立冬为盛,家家户户晒柿制柿,门前屋后挂晒两三千斤灯笼柿,蔚为壮观。晒柿子是当地一大特色,一架架挂满柿子的晾架,成百上千的柿子一帘帘垂下来,如同一道道红色黄色彩色瀑布,通体鲜红透亮,光艳夺目,在秋日的映照下,金碧辉煌,让人目眩神迷,成为秋日里最美的晒秋美景!我们来姬公尖,不仅在澄黄火红的灯笼柿前开心秀,还买了2.5元——3元1斤新鲜的灯笼柿,买了10元——14元1斤的柿饼,收获颇丰,满载而归。我们来姬公尖赏秋,不仅眼睛在天堂,嘴巴还掉进了蜜罐,这是可食的秋,柿子全身都是宝,连晒秋的柿子皮,都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与雪梨蒸煮后其汤润肺,止咳效果良好。姬川村处处是收获的场景,一双双勤劳的手,映衬着一张张幸福的笑脸,勤劳致富再加上党的好政策,灯笼柿成了姬川村村民脱贫致富的“金果果”,村民的日子如灯笼柿一般,红红火火!
姬川村有汪氏宗祠,姬川村几乎都姓汪,他们自称是唐朝越国公汪华的后裔,汪华(586年——649年),歙州歙县登源里(今属安徽绩溪)人,隋末天下大乱之际,汪华为保境安民,起兵统领了歙州,宣州,杭州,饶州,睦州,婺州等六州,建立吴国,自称吴王。汪华集儒释道于一身,文韬武略,拥有非凡军事才能和政治谋略。“应天命,顺人心,义起歙州,数十城狂澜独挽;膺番封,歆庙祀,忠昭唐代,千百载正气犹存”,是对汪华一生的最好写照。据史料记载:汪华生了九个儿子,其长子汪健生有六个儿子,汪健长子迁旌德所建,与姬川村汪氏后裔迁徙自旌德相吻合,进一步佐证了姬川汪氏为名门之后。
姬川村不仅有灯笼柿,其古梅群更为壮观。1993年,时任中国梅花协会会长的陈俊渝等专家学者到姬公尖考察时,对姬公尖古梅群发出“全国罕见”的惊叹,引得央视,人民日报等媒体对姬公尖的梅花基地纷纷报道。村民说姬公尖最美的时光是春节期间,那时漫山遍野的梅花迎风绽放,姬川村犹如花海中的一叶小舟,让来的游人醉了。
从龚村小桥去姬公尖当地面包车电话:13855992465,一人往返:20元。
姬公尖附近还有许村可以游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