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众的普遍认知中,我国已实现全面脱贫,部分企业员工的平均工资也超过了 5000 元,似乎贫困人员已不复存在。然而,这里存在一个误区,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与脱贫攻坚的贫困户并非同一概念。建档立卡的规模是以 2013 年底国家统计局发布的全国农村贫困人口规模为基础,当时统计的贫困人口达 8249 万人,占全国总人口的 5.8%。
当下,通过上千家企业的筛查数据显示,企业中贫困人员占比最低为 5%,最高可达 12%,平均比例为 8%,这一比例不容小觑。那么,您的企业中有多少人员符合相关条件呢?
符合条件的企业可享受一项极具吸引力的补贴政策。依据社保缴纳情况,单个员工最高可获得 23400 元的补贴,补贴期限为 36 个月。也就是说,10 名符合条件的员工就能为企业带来 23.4 万元的补贴,100 名则高达 234 万元,这还仅仅是抵减税款的部分。倘若企业在 2019 年至 2021 年期间也有符合条件的员工,还能一次性将前三年的税款退回来,这对于在市场竞争中艰难前行的企业而言,无疑是雪中送炭。
全国范围内,只要符合条件的企业都能享受这一补贴政策。企业需要满足四个标准:为员工缴纳社保、签订一年以上劳动合同、发薪主体统一、每月有纳税结余。
申请补贴所需的资料包括员工社保明细、劳动合同、发薪证明、三年纳税证明、营业执照,以及符合人员的备查资料(贫困人口证明由相关方提供数据,企业需到街道办盖章)。此外,企业还需修改过去三年的财务报表,提交至线下窗口,并同步在线上调整数据。
这项政策由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国务院扶贫办四部委联合发布,各地积极响应,申请资料和流程均按照国家标准执行,堪称国家送给企业的一份大礼。
值得注意的是,该政策与企业其他政策不冲突,但企业需关注自身纳税情况,确认在享受其他政策后,是否仍具备享受此政策的条件。
从开始筹备到补贴下款,综合周期约为 45 个工作日。抵减部分可在当月报税之前,在指导下进行修正,当月即可实现抵扣。
具体操作流程如下:首先对企业进行初筛,确定贫困人员数量;接着签订合作协议;然后进行精确筛查,给出具体贫困人员名单及符合条件的月份;最后协助企业将重点人群信息采集表上传至电子税务局,锁定税收抵减额度。上述前期服务均为免费,只有在帮助企业成功抵减税款后,才会按照实际抵减金额收取服务费。
如果你希望了解如何利用嵌入式软件退税政策降低企业成本,欢迎咨询我们!我们将根据您的企业特点,提供量身定制的解决方案,助您轻松享受国家的优惠政策,为企业发展注入新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