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游兰亭,太郎已和小伙伴们玩得忘乎所以。走在游步道上也不安分,一会儿扒开草丛,仔细寻找黑黑的小果子,装进小手枪里,让子弹飞;一会儿抱住歪脖子树往上爬两步,好像一只撒野的小猴子。因此,他们不是跑得没影就是被落在后头,总是不听指挥,总是脱离大部队。我真是对这顽皮的孩子憋了一肚子的火:边上的可都是女孩子呀,你就不能找些文气点的玩乐吗?非得这么风风火火的!
不一会儿,来到曲水流觞景点,这可是个雅致的地儿,小溪水儿弯弯曲曲地流淌着,静静地,悄悄地。脑海里立刻编织出古人饮酒对诗的画面。看溪边有些棕垫,也就进去小憩一会儿,学学古人附庸风雅。孩子们正好玩起了水,先是在溪面上跳来跳去,虽然水不深溪面不宽,但毕竟两边都是石头,早春的水也比较凉。因此,看得我们这些妈妈们胆战心惊,连连叫停。他们就又想出了新玩法:不知谁看到了水中有零星几颗小石子,就玩起水中捞石了。太郎是大哥哥,捞石子的活儿就主动接手。我也趁机给他们下心锚:“太郎,这儿的水曾经可是王羲之洗过毛笔的呢!你们把这些石头带回家,以后写字也会越写越好呢!”太郎一听,找石头就更积极了,给身边的小弟弟小妹妹们,一人分一颗,俨然是一位会照顾的大哥哥。
接着,一行人又来到鹅池边,孩子们看着池里的鱼儿成群结队,快乐极了。鱼儿到哪里,孩子们就跟到哪里。这时,家长们想让他们在鹅池的碑亭前合影,留个纪念,就唤孩子们过去。可这群孩子就是不配合:这个站好了,那个没影儿了;这个探出了小脑袋,那个又把身体侧过去了。怎么说也不理,尤其是我家的太郎。我这急性子的人,火气是蹭蹭蹭地上来了。无奈大庭广众之下,不好发作,勉强收敛着。可这始作俑者还不自知,还觉得挺好玩的呢!正在这时,太郎速度极快地从亭中出来,从另外一个女孩子的身边跑过。台阶不宽,他突如其来地冲出来,不小心就把那小姑娘撞倒了。这一幕刚好被我逮个正着。气焰正旺的我,一把揪过太郎,大声地斥责:“太郎,你怎么把小妹妹推倒了?怎么做事情这么鲁莽?怎么什么都不管不顾的……”不管三七二十一,我先劈头盖脸地一顿骂。结果这孩子还狡辩:“我没有!”我就更火了,这孩子不认错还狡辩,此时不敲打敲打,更待何时?面子总是人品重要,我必须把他纠正过来!一时间,我已被冲昏了头脑,一根筋地就想着如何纠正。后来,边上其它的家长过来劝阻,才算作罢。
太郎一转背,这事儿就算翻篇了,又和小伙伴们玩嗨了。而我,还一直在这件事儿上纠结。回到家,我和孩子坐下来谈心,此时,两人都已心平气和。我问他:“太郎,妈妈首先为自己没有管理好情绪,向你道歉!你看,妹妹突然倒在地上了,我想她肯定也吓了一跳,甚至可能会受伤。心里一定不好受!你能跟我具体说说当时发生了什么吗?”太郎说:“妈妈,我走得太急了,不小心挤了妹妹一下,她就倒了。我没有推他!”我说:“所以,妈妈问你干嘛把妹妹推倒,你才不承认的?”他难为情地点点头。我说:“那你刚才怎么不说?”太郎小声嘟囔:“你刚才也没给我机会呀!”看来,还是我的急性子惹的祸,那就事后补救。我继续问道:“好吧!那如果以后再发生这样的事情?妈妈交给你自己处理,你会怎么做呢?”他想了想,说:“我会先把妹妹扶起来吧,问问她有没有摔伤!”我赞赏地点点头。
在老师的课程里,经常会听到老师说要活出学问。可见,在这件事情的处理上,我的心理学算是白学了。首先,我没有关注到摔倒的孩子是否受伤,没有第一时间照顾到她的情绪;其次,眼睛看到的未必是真相,我没有给孩子一个解释的机会,对待孩子的问题,还是要耐心一点,再耐心一点;第三,没有管理好自己的情绪,反而被情绪冲昏了头脑,给孩子树立了一个坏榜样。其实,孩子就是父母的复制品。我面对突发情况,简单粗暴地解决,孩子今后也会如此;第四,我纠结在了事情的表象上,没有透过现象看本质;第五,这事情本来是孩子自己的事情,我没有交给他自己处理,更没有做好积极的正反馈。
可见,修行之路漫漫。我不能把知识停留在头脑层面,更应该在生活中活出来。从知道到做到,又是一个跨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