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节课学习杜甫的诗歌《绝句》。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前两句很好理解,主要让孩子想象听到了什么,看到了什么,体会色彩美和动态美。
学习后两句时,让学生说说自己读懂了什么,孩子们说得很好。在学生说了自己懂得了什么之后,又让他们说说:还有哪些地方不懂。
……教室安静了片刻,一个声音冒出来——
“老师,我不懂“窗含”是什么意思?”颜颜举手站起来说。
这是本首诗的难点,孩子不懂正常。于是,我指着教室朝南的窗户,问他们:“看看窗外,你看到了啥?用诗歌的句子说一说。”小邱第一个举手,眼里闪着光芒,他站起来说:“窗含四小月季红。”说完自豪地扬了扬头,然后坐下。接着,举手的人更多了。有的说:“窗含四小树木多”,有的说“窗含四小绿叶茂”……都是“四小”,似乎有些狭隘了,思路没有打开,我试探着说:“换掉四小,窗还含了什么?”远远说:“窗含屋外阳光灿!”同学们一阵掌声。我略微做了修改,说:“窗含天外阳光灿,不错不错!那你们知道窗含的意思了吗?”颜颜说:“就是通过窗户的意思。”我顺势总结:“对,当我们遇到不理解的诗句和词语,可以结合生活实际联想,就能很快理解了,这是一种非常好的理解方法。”
“那咱们去再看看杜甫坐在窗前,还能看到什么?用窗含说一说!”
孩子们齐声朗读:“窗含西岭千秋雪。”
“什么是千秋雪?”我问孩子们。一个孩子因为不确定,小声说:“就是很多年的积雪。”
“千秋”这种虚指他们还不懂。
“是的,你说的很好,你还在哪首诗中看到过这种千什么?”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他们异口同声,几乎是脱口而出。
“真的是千年积雪吗?”我疑惑地问。
“不是的,应该是很多年的积雪,是说积雪时间长。”
“对了,作者想表达西岭的雪时代久远啦!诗人坐在窗前,还看到什么?”
“门泊东吴万里船!”
“东吴是哪里?”
禹说:“我知道东吴,就是三国演义中的吴国,孙权的领地。”一个问题牵动了他的知识网,知道的多的孩子就是充满了自信。
“东吴离成都草堂并没有那么远,为什么说万里?”
“和千秋一样,都是夸大了。”
“是的,诗人杜甫坐在窗前,听着鸟鸣,看着外面的景物,思绪飞到300多年前,沧海桑田,但雪依然,船依然,坐在窗前的人却是换了又换。再读诗歌,读出你的感受。”
……
他们可能听得似懂非懂,但读得明显和前几次不一样啦,淡淡的惆怅隐含其中。
我坐下来,接着说:“古人就是这样,坐在窗前,品一杯香茗,思绪翻飞,出口诗句就来!我们也可以坐在你家窗前,看着窗外的景象,来编诗哦!”
他们笑了,有人说:“我们也可以吗?”
“当然可以呀,刚刚你们就像小诗人啊!杜甫7岁就能做诗,你们当然也可以啦!”
诗即生活,生活即诗,把每天过得充满诗意是最好的生活,应该从小过这样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