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大致有以下几种解释:
1《锐解汉字》,把“青”与“争”组合在一起,想表达什么意思呢?
《说文解字》的解释是:“静,审也。从青,争声。”自审、内省,以求内心的安静,许老先生的解释有清心为静的意思。水清为“清”,心清为“静”,无滓为“净”。综合考量,“静”字的寓意是:梳理内心纷扰,保持初生时的清纯。
2从汉字起源和造字法上来看,静字左边一个“青”,右边一个“争”,青为万物初始至颜色,争者,更有坚持之意,不受外界滋扰坚持初生本色,秉持初心是为静。
3在古代青同清,纯净的意思,所以静与净近义,清心寡欲,与世无争是为静,所以这里的争恰恰是不争的意思,这才是古人造字的所表达的意思。
4《菜根潭》中所述:“心静则明,水止乃能照万物;品超思远,云飞而不碍物”。所反映的都是心无杂念,淡泊浮名,凝神安适,不限于眼前得失的那种长远而宽阔的修养与境界。
但,这四种解释都只重视“青”的解释,而“争”却不能融进字义。因为“静”就是不争,“争”与“静”是矛盾的,甚至有人这样解释:
5分析汉字“静”字。1,静,争春也,故难以安静,内心刚强,外表冷静。2,静字通常是叫静不静,因为静字的左半部分为“青”字,青者为生长之意,动态,不静。3,再一个中国的有些汉字用错了,在名字中都是反义的,是叫什么不什么的,定者不定,因为定字是走字底,叫稳不稳,因为稳字是急字边,因为中国汉字造字的时候有一种出发点,就是告诫,警戒,警示,该状态下需要干什么了!
这就很牵强了。
原因都曲解了老子,以为“争”是人生大忌。
正确的解释从理解老子“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开始。老子不是不争,老子是要争,非常要争,正如老子说的“无为”,不是不为,是“为”的最高境界。
“静”的正确解释是:争“青”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尤其在物欲横流的当下,守住内心平静显得尤为重要。守住初心,淡泊名利,远离纷争,生命才会变得清纯、轻松和愉悦。
老子争的是“淡泊”“宁静”“清纯”,这是人生最应该争的。
“静”为什么如此重要,因为静能“内观”,它是开悟的标志,守住内心的“青”,就守住了一片蓝天(青解释为蓝天),也守住了自己的初心;“静”让真实自性与心灵合二为一,回到了人的快乐、纯净、良善的原本;“静”能养精蓄锐,培正气,远小人,积福德,避祸患。也是现代人成功的妙诀。
反省自己不成功的原因,也许就是缺了一个“静”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