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有两个部门的产品很相近,如果其中一个要扩大业务范围,肯定和另一个形成竞争。如果不扩大业务,可能两个都无法发展起来。有的人犹豫不决,有的人赞成扩大业务。我也赞成,形成竞争才能更好地发展,而且有可能两个都同时扩大。
高中的时候我就开始住校学习。那时候学校的食堂只有一个,承包了所有学生的一日三餐,每天的饭菜都随机的让人难以下咽。学校的附近就有一些店铺,专门做一些快餐供应给学生。虽然价格贵了一点,但是很多人都愿意出去就餐。
渐渐地,越来越多的学生知道了,都去这些店铺就餐。食堂的生意就越来越差了。学校发现以后,就以食品安全为由,禁止学生外出就餐。这时店铺的麻烦就来了,学生出不来,就无法做生意。世界上没有不透风的墙,有的店铺就把饭菜打包好,拿到校门口来售卖。大家隔着铁门的栏杆,一手交钱一手交货。美味可口的饭菜又来到了自己的手中。
食堂的生意又被抢走了。最后,学校只能决定禁止一切店铺来学校贩卖快餐。食堂失去了所有的竞争,饭菜的味道保持着一如既往的水准,直到毕业后你才会想念它。
虽然食堂的饭菜就这样,但是我们都的考上了大学。大学的食堂明显变多了,相同的菜里有着不同的做法。每个食堂都会有自己特色的菜品,而且还不断的推陈出新。那我们就可以今天吃这个食堂,明天吃那个食堂。哪个食堂推出了新品又可以去尝一下。有了竞争,我们总是可以吃到好吃饭菜。那时候就有句话,“吃完东苑去西苑,不行再到南门走一遍。”
公司内部的竞争的情况也类似这样。没有竞争,没有压力,容易满足现状。沙丁鱼缺少了鲶鱼的追捕,可能就会中运输途中窒息而死。
「鲶鱼效应」—— 挪威人特别喜欢吃新鲜的沙丁鱼,所以必须是活鱼。而且因为市场上活鱼的价格肯定比死鱼高很多,所以渔民就千方百计想办法把活沙丁鱼带回渔港。经过很多种方法尝试,都无法避免大部分沙丁鱼在中途窒息而死。直到后来,有人把一条以鱼为主要食物的鲶鱼,放进了在装沙丁鱼的鱼槽里。鲶鱼把沙丁鱼追捕得四处躲避,最终大多数沙丁鱼反而活蹦乱跳地回到了渔港。
个人在职场发展,也会遇到竞争。但并不是争个你死我活,而是共赢。通过竞争相互学习,相互促进,形成良性的竞争。这样你可以看到别人的优势,别人也可以看到你的优势。
拥有双赢思维的时候,你可以把生活看作一个合作的舞台,每个人都有上台的机会。我们的世界很大,每个人都有足够的立足空间。你点个赞,我点个赞,大家一起来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