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春,当我要把三间由条石砌成,两间用瓦楞水泥板铺顶的平房推倒翻建时,心里着实地不舍。毕竟这几间房子𠄘载着父母毕生的心血与希望。
母亲一生好强。在那个一切财产属集体,按照劳力赚工分,私自买卖东西都属于投机倒把的年代。母亲还是想方设法节衣缩食、开源节流。于是,大概在我两三岁的时候,我们家便开始挖地基,准备盖几间七字形的石头房子。
要知道,那个时候石头房子可是稀罕物。
自从新房打地基开始,父亲晚上就经常留在工地上过夜。因此,我也就经常拉着母亲的手一蹦三跳地去工地给父亲送饭。记得那时候的饭是用搪瓷的铁缸装些米、水、一点牡蛎干,再加点盐。然后放在灶堂里用余火焖熟。父亲吃完饭,就会抠下瓷缸底部的那层被烧成金黄色的锅巴给我吃。那种嘎嘣香脆的味道,至今想起仍念念不忘。
那个时候的母亲是充满激情与拼劲的。在她的梦里,我们一家七口定是欢欢乐乐地住在新建的宽敞明亮的石头平房里。雨天不用再因屋顶漏水问题而满屋子挨捘挤挤地放锅碗瓢盆接雨水。农忙时节,可以在屋顶上任意地晾晒从地里刚打下来的稻谷、花生等粮作物。免去四处找人借晒场的麻烦。
只可惜,地基刚打好,母亲便离我们而去。盖新房的“宏伟计划”就此搁置。这一搁置就是许多年。直到我上小学三年级时才草草地盖了两间。并在旁边辟了一间瓦楞水泥板的厨房。
又过了十来年,我师范毕业参加工作。便又节衣缩食添盖了一间,重新在房子的前面辟了一排充作厨房与餐厅,围了庭院。在庭院里种上一些自己喜欢的花花草草。还进行了简单的装修,通了自来水。我就在这前后经过二十几年,两代人的节衣缩食盖就的石头房子里娶妻生子。房子虽谈不上宽敞明亮,夏天依然热得要命,雨天仍是到处滴漏。但比起之前的两间土坯瓦房已改善了许多。
2011年,有了一点积蓄。再加上这石头房子已属危房,确实不宜居住。我就动起了翻建房子的念头。
房子没拆时,心里充满了无限的期待:终于有机会住上钢筋水泥筑就的楼房了。从此以后不用再羡慕别人宽敞明亮的屋居。不用再烦恼雨天石头板房滴漏不停的事情。不用再在三伏天到别人家的楼底蹭阴凉。可是等到真要开始拆房时。看着这历经二十几年,凝聚着父母一辈子心血,母亲为之奋斗、憧憬多年却没能住上的简陋石头房子时。心里却着实地不舍。
不过不舍归不舍。翻建已势在必行。随着工人肩挑手撬两三天,这几间饱浸父母一辈子心血与希望,历经二十几年才断断续续盖好的石头房子便被夷为平地。然后是挖地基、浇灌水泥柱子。宅基地上东一堆沙子,西一撂石头,到处坑坑洼洼,一副宇宙洪荒之初,凌乱不堪的样子。
随着时间的慢慢推移,秩序替代了凌乱。一幢四平八正的三层钢筋水泥结构的楼房重新矗立于原本凌乱的宅基地上。
看着这幢楼房,想想之前刚刚拆完时的凌乱。我不禁想到了“涅槃”二字。
世事万事万物,在变得更好之前往往要先变得更糟。一条路,一幢房,一座园林⋯在它们兴建好之前,总是有那么一段时间比没动工时更糟。
所谓“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
看来,人的成长也逃不出其中的规律。欲攀高峰,必先至谷底。如果有那么一段时间,我们觉得自己一无是处。大可不必灰心丧志。因为那可能正预示着不久之后我们将一发而冲天。
凤凰涅槃。没有浴火,焉得重生。世间万物皆是如此,人也不能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