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生这场独一无二的旅程中,我们终其一生都在探索,而最终的归宿其实就是回归本真的自己。
莫言曾说:“人这一辈子必须知道:人性的本质就是,你越是做事果断,我行我素,不服就干,就越有人欣赏你。”这句话直白地道出了人性中对于果敢与自信的推崇。
反观那些有着讨好型人格的人,却常常陷入“吃力不讨好”的尴尬境地。
曾经的我,就是一个典型的讨好型人格者。为了迎合身边的每一个人,我总是小心翼翼,委屈自己的需求,忽略内心的声音。
但后来我才深刻地意识到,当一个人连自己都弄丢了,又怎么能奢望宇宙会眷顾你呢?
在追求做自己的道路上,我们很容易陷入一个误区:误以为做自己就是一成不变地维持旧模样,其实不然。
真正的做自己,是努力成为那个藏在心底、闪闪发光的理想中的自己。
如果我们一直困在旧有的模式里,不愿迈出改变的步伐,就会一次次地在生活的漩涡中挣扎。人完全可以在接纳真实自己的同时,勇敢地去寻求改变。
只要我们用发展的、动态的眼光去看待周围的人和事,不抵触改变,积极拥抱新的变化,就会发现,“接纳不完美的过去的自己”与“迎接充满无限可能的理想中的自己”,二者并不冲突,反而相辅相成,共同勾勒出我们成长的轨迹 。
1.我已经成为理想的自己
究竟怎样才能成为理想中的自己?其实,不妨把这个问题直接抛诸脑后,转而从内心深处笃定地相信:我已然是理想中的自己。
无需漫长的过程,不用繁琐的铺垫,也没有复杂的起承转合,就在此刻,打个响指的瞬间,一秒之间,我便已经达成。
佛经有言,人一弹指就有960念 。就在你弹指的刹那,你就已成为理想中的自己。没错,此刻的你,就是那个理想的模样。
这时,若是你的脸上不自觉地浮现出笑容,那就对了。要让这份快乐从心底油然而生,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做到由内而外地接纳自己。
接纳,意味着清楚知晓自己并非十全十美,却不再对自己进行无端的攻击与评判,停止一切自我对抗和较劲,坦然拥抱真实的自己。
唯有从内心深处诚挚地接纳自己、认可自己,才能彻底告别自我厌弃与焦虑情绪。
要知道,世上本就没有完美之人,接纳自己的每一处瑕疵,允许不完美的存在,然后全心全意地去爱这个完整却并不完美的自己。
2.屏蔽一切否定你的声音
当你勇敢地踏上做自己的道路,身边难免会响起各种闲言碎语,总有人对你评头论足、指指点点,这再正常不过了。
因为当你决定忠于自我的那一刻,就注定不再平凡。大多数人都在平凡的轨道上循规蹈矩,而你的光芒太过耀眼,不经意间刺痛了他们的双眼。
你天性善良,打从心底里不愿伤害任何人,可这份与众不同,却总是不可避免地引发他人的非议。
面对这些无端的质疑和否定,你必须学会屏蔽所有刺耳的声音,一遍又一遍地在心底告诉自己:管他是谁说我,姐根本不在乎!你的人生,绝不能被他人的目光所束缚,更不能活在别人的口舌之间。
别人的眼光算什么?真正重要的是你如何看待自己。他人的否定又有何足轻重?关键在于你是否每天都在肯定自己。至于别人的意见,也不过是过眼云烟,你内心最真实的感受才是重中之重。
外界的喧嚣或许震耳欲聋,但我依然衷心期望你,能够无畏地做自己。
在这纷繁复杂的世界里,做自己是最自由奔放、无拘无束的选择,那种酣畅淋漓的感觉,简直爽到极致 。
3.按自己的意愿过一生
在《明朝那些事儿》里,有这样一段发人深省的话:我之所以会写下徐霞客的故事,是想让你明白,那些所谓的千秋霸业,哪怕能万古流芳,与一件事相比,其实都不值一提。这件事,就是用自己热爱的方式度过一生。
“按自己的意愿过一生”,这可不是一句轻飘飘的话语,而是掷地有声的誓言。我们穷尽一生,根本无需去满足所有人的期待。只要是你真正热爱的,那么人生的每一秒都如同豆蔻年华般美好。
我的人生轨迹,由我自己掌舵;你的人生道路,也完全由你自己主宰。
只要你清晰地知道自己在追寻什么,那就大胆地依照自己的意愿去生活,无需在意他人的目光。
就像每一片叶子都有着独一无二的纹理,每个人也都有着属于自己的生活节奏和方式。幸福没有固定的模板,快乐也并非只有一条途径。
当你满心羡慕别人的生活时,不妨收回视线,审视自己的内心。毕竟,自己真心喜爱的生活,才是最值得过的好日子。
这世上,从来没有人规定只有成为娇艳的玫瑰才算得上成功。
只要你打心眼里喜欢,你完全可以长成清新的雏菊、淡雅的茉莉、高贵的郁金香,甚至是路边那迎着微风肆意绽放的风铃草。这个世界广袤盛大,而你,生来就配得上世间一切的美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