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定某博物馆参观者对某个博物馆展览发生了参观兴趣,他的知识结构仅仅是“常识”层面的,再假定这位观众乐于使用博物馆展览来学习和思考,他会怎样来参观这个展览?
很多博物馆观众研究可能喜欢将博物馆观众按照行为模式来分型分类,可能会分出休闲型、知识型、专家型诸如此类的观众类型。但是我们是否可以换个方向思考,观众对展览行为模式的不同,其实取决于观众的既有知识,而随着既有知识的变化,观众之间的类型也会发生变化。换句话说,之前所谓观众类型的差别,仅仅是观众和博物馆关系的差别:一个休闲型的观众,在经过几次良性的博物馆参观之后,对博物馆和展览已经有一定的熟悉程度,知识积累到了一等的层次,会变成知识型观众吗?
假设这个问题的答案是可以的,那我们可以建设一个理想化的模型如下:
1.建构性参观。一个展览不仅仅是文物的排列组合,策展人会力图表现出超越展品的观点、见解和精神,并精心设计展览的艺术形式,通过种种方式暗中指引参观路线,并把展览的节奏安排得起伏有序。仅具备常识的观众初次参观,往往会选择“跟着策展人的节奏参观”,建构起对展览的整体性印象,并尝试感受和理解策展人的意图以及想表达的观点、见解和精神。
2.解构性参观。当完成建构性参观的时候,可能会发觉对展览的某一部分特别感兴趣,对某件展品特别喜爱,对某个场景的表现特别有感触。这时候观众往往会翻翻书、查查网络上的知识,在进行了一定的准备后,再度参观展览。这时观众们甚至会无视展览对观众的引导,直接扑向自己最喜爱的部分进行参观,往往还会拍些带有自主见解的照片在社交网络上和大家分享。在这个类型的参观中,展览被观众的兴趣解构为片段,而观众会集中所有的注意力来参观自己喜欢的片段,并可能会分享自己的感受。
3.重构性参观。当完成解构性参观的时候,观众可能会发觉策展人对某件展品的解读自己并不认同,或者发觉可以在拼合和诠释自己感兴趣的片段之后能够重新建立起新的展览线索。这时观众们往往会根据这种线索自己重新设计展览参观的线路,甚至希望带朋友来分享自己的成就,对展览各个方面的批判也会集中在这个层次的参观中——这会导致观众第三次踏入展厅。这个类型的参观已经开始深度参与展览意义的构建,甚至策展人的意图已经完全消失,主导展览的是观众本身。
4.验证性参观。当完成了对展览的重构甚至批判之后,或许对展览想表达的观点见解和精神有了全新的理解和认识,为了验证和回味这种认知,可能会再度来参观。
以上四个层次,翻译成中国话叫“起承转合”。当然,如何参观博物馆展览,其实存乎一心,根据每个人情况的不同,参观的情况也不一样,具备充足知识和学术能力的观众可能第一次参观就是为了验证自己的观点进入重构性层次,也可能在一次参观中同时实现以上四个层次。如上所述,不同层次性的参观,观众们可以生产出不同的展览感受,对于博物馆来说,观众的定量统计是重要的,收集这些定性的展览感受同样重要。